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大午集团融资案例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问题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1 绪论第9-15页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第9-11页
     ·课题的研究背景第9页
     ·论文的选题意义第9-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融资理论的研究第11-12页
     ·中小企业的研究第12页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成因及对策研究第12-13页
   ·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第13-15页
     ·研究思路第13页
     ·研究方法第13-14页
     ·主要内容第14-15页
2 理论综述第15-23页
   ·融资理论第15-18页
   ·中小企业存在理论第18-20页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20-23页
3 大午集团融资案例第23-27页
   ·大午集团简介第23页
   ·大午集团的成长轨迹第23-24页
   ·大午集团曲折的融资之路第24-25页
   ·大午集团融资的总结和思考第25-26页
   ·本章小结第26-27页
4 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和融资现状第27-37页
   ·中小企业的界定第27-29页
     ·部分发达国家或地区对中小企业的界定第27-28页
     ·我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第28-29页
   ·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及作用第29-31页
     ·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第29-30页
     ·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第30-31页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第31-35页
     ·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第31页
     ·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第31-35页
   ·本章小结第35-37页
5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理论研究第37-49页
   ·用供求理论分析第37-40页
     ·金融管制与融资缺口第37页
     ·政策支持与中小企业融资第37-38页
     ·信用担保与中小企业融资第38-40页
   ·用博弈论分析第40-42页
     ·贷款难的“囚徒困境”模型第40-41页
     ·引入第三方制约后的模型第41页
     ·引入第三方担保后的模型第41-42页
   ·用信息经济学分析第42-48页
     ·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第42-43页
     ·信息不对称与信贷配给第43-46页
     ·道德风险与信贷配给第46-47页
     ·旧车市场模型与中小企业融资难第47-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6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具体成因分析第49-61页
   ·中小企业的原因第49-53页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水平不高第49-51页
     ·持续经营能力弱,缺少核心竞争力第51-52页
     ·信用等级不高,存在信用缺乏第52-53页
     ·中小企业本身的自担保和抵押能力较弱第53页
   ·金融体系的原因第53-57页
     ·银行无适合中小企业融资的制度体制第54-55页
     ·银行缺乏激励机制,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不足第55页
     ·证券市场发展不完善第55-57页
   ·政府方面的原因第57-58页
     ·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不足第57页
     ·法制建设不完善第57页
     ·中小企业的税负过重第57-58页
   ·市场信用担保体系方面的原因第58-59页
   ·本章小结第59-61页
7 发达国家或地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经验第61-69页
   ·美国模式第61-62页
   ·日本模式第62-64页
   ·德国模式第64-66页
   ·台湾模式第66-67页
   ·本章小结第67-69页
8 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对策第69-81页
   ·加强中小企业自身的建设,练好“基本功”第69-70页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信息透明度第69页
     ·创建比较优势,建立核心能力第69页
     ·提高管理水平,增强人员素质第69-70页
     ·自身信用的建立和积累第70页
   ·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提供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第70-72页
     ·政府职能准确定位第70-71页
     ·建立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门机构和完善法制建设第71页
     ·利用政策扶持,增强中小企业能力第71-72页
   ·完善金融体系,建立多方位融资渠道第72-77页
     ·建立中小金融机构,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金融市场第73页
     ·建立中小企业投资公司第73-75页
     ·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资本市场第75页
     ·发展多方位的融资渠道,规范非正式金融的发展第75-77页
   ·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第77-80页
     ·建立中小企业信用组织机构体系第77-78页
     ·健全中小企业信用评估系统第78-79页
     ·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激励和惩罚机制第79-80页
   ·本章小结第80-81页
9 结论第81-83页
致谢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亲告罪问题研究
下一篇:合同诈骗罪的司法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