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一、河间学术的研究现状 | 第7-13页 |
(一) 对河间献王刘德的研究 | 第7页 |
(二) 对河间学术治理内容的研究 | 第7-11页 |
(三) 对河间学术影响的研究 | 第11页 |
(四) 以毛公、《毛诗》为主的地域性研究 | 第11-13页 |
二、河间学术的形成 | 第13-17页 |
(一) 河间学术的形成背景 | 第13-14页 |
(二) 河间学术的形成原因 | 第14-17页 |
三、河间学术的繁荣 | 第17-45页 |
(一) 河间献王广开献书之路,保存整理了大量儒家典籍 | 第17-38页 |
(二) 河间献王立《毛诗》、《左氏春秋》博士 | 第38页 |
(三) 河间献王作《乐记》、《对上下三雍宫》、《河间周制》 | 第38-40页 |
(四) 河间游学学者考证 | 第40-45页 |
四、河间学术的分化消散 | 第45-48页 |
五、河间学术的影响 | 第48-53页 |
(一) 绵延经学文化,使典籍得到保存 | 第48页 |
(二) 对经学的影响 | 第48-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后记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