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政府关系管理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9页 |
·研究的背景、意义及相关理论现状 | 第10-28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0-17页 |
·研究政府关系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第17-18页 |
·相关理论现状 | 第18-28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28-29页 |
·研究思路 | 第28页 |
·研究方法 | 第28页 |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8-29页 |
第二章 中国企业的政府关系管理的国际参照 | 第29-36页 |
·美国市场经济模式下企业的政府关系管理 | 第29-32页 |
·美国模式下企业与政府的关系 | 第29页 |
·美国企业政府关系管理的基本方式 | 第29-32页 |
·日本市场经济模式下企业政府关系管理 | 第32-34页 |
·日本模式下企业与政府关系 | 第32页 |
·日本企业政府关系管理的基本方式 | 第32-34页 |
·美日市场经济模式下企业政府关系管理的经验借鉴 | 第34-36页 |
·企业与政府两大经济生活主体的平等性 | 第34页 |
·企业政府关系管理的规范性 | 第34页 |
·企业政府关系管理机构设置的专职性 | 第34-35页 |
·企业与政府部门沟通的直接性 | 第35页 |
·企业对行业协会作为与政府沟通渠道的重视性 | 第35-36页 |
第三章 中国企业的政府关系管理现状 | 第36-41页 |
·中国政企关系的特点 | 第36-37页 |
·中国企业的政府关系管理现状分析 | 第37-41页 |
·国有企业的政府关系管理 | 第37-38页 |
·民营企业的政府关系管理 | 第38-40页 |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政府关系管理的共同特征 | 第40-41页 |
第四章 企业的政府关系管理模型 | 第41-55页 |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政企关系的多重性 | 第41-48页 |
·父子关系 | 第41-44页 |
·战略联盟关系 | 第44-45页 |
·交警与司机关系 | 第45-46页 |
·竞争关系 | 第46-48页 |
·企业政府关系管理的任务 | 第48-50页 |
·企业与政府发生关系的途径 | 第50-52页 |
·企业的政府关系管理模型 | 第52-53页 |
·企业的政府关系管理模型的构建 | 第52页 |
·企业的政府关系管理模型模型阐释 | 第52-53页 |
·国有企业的政府关系管理模型 | 第53-54页 |
·民营企业的政府关系管理模型 | 第54-55页 |
第五章 中国企业的政府关系管理对策 | 第55-62页 |
·中国企业的政府关系管理的对策依据 | 第55-56页 |
·企业政府关系的战略管理 | 第56-58页 |
·企业政府关系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 第56页 |
·中国企业政府关系管理的策略 | 第56-58页 |
·政治活动的技巧 | 第58-59页 |
·直接代表 | 第58-59页 |
·行业协会 | 第59页 |
·非正式联盟 | 第59页 |
·基于不同角色的企业的政府关系管理 | 第59-62页 |
·企业作为晚辈对政府关系的管理 | 第59-60页 |
·企业作为战略伙伴对政府关系的管理 | 第60页 |
·企业作为司机对政府关系的管理 | 第60-61页 |
·企业作为竞争对手对政府关系的管理 | 第61-62页 |
第六章 企业的政府关系管理模型应用 | 第62-66页 |
·案例陈述——良好政府关系助蒙牛摆脱危机 | 第62-63页 |
·案例背景资料 | 第62-63页 |
·化解危机政府关系功不可没 | 第63页 |
·企业政府关系管理模型应用分析 | 第63-65页 |
·蒙牛对政府关系的直接管理 | 第64页 |
·蒙牛对政府关系的间接管理 | 第64-65页 |
·蒙牛政府关系管理的经验借鉴 | 第65-66页 |
·蒙牛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 第65页 |
·蒙牛在政府关系管理的过程中注意平时的点滴积累 | 第65页 |
·蒙牛注重长期的政府关系管理 | 第65-66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6页 |
·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