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1 引言 | 第12-29页 |
·小麦纹枯病研究概况 | 第12-19页 |
·小麦纹枯病的发生与危害 | 第12-13页 |
·小麦纹枯病的侵染过程及发病症状 | 第13页 |
·小麦纹枯病的病原 | 第13-14页 |
·小麦纹枯病发生的影响因素 | 第14-15页 |
·小麦对纹枯病的抗性及抗性机理 | 第15页 |
·小麦抗纹枯病种质资源的筛选 | 第15-16页 |
·小麦纹枯病主要防治措施 | 第16-17页 |
·小麦纹枯病菌的接种方法及分级标准 | 第17-19页 |
·植物体内防御酶的研究 | 第19-21页 |
·植物体内SOD 和POD 的作用 | 第20页 |
·植物体内PPO、PAL 分布与作用 | 第20-21页 |
·植物体内防御酶与植物抗病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 第21页 |
·植物病原微生物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的研究进展 | 第21-28页 |
·植物细胞壁的结构组成及功能 | 第21-23页 |
·植物病原微生物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 | 第23-26页 |
·病原物细胞壁降解酶在致病中的作用 | 第26-28页 |
·小麦纹枯病的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 第28页 |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8-2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9-39页 |
·材料 | 第29-30页 |
·小麦材料 | 第29页 |
·供试菌株 | 第29页 |
·主要仪器 | 第29页 |
·生化试剂 | 第29页 |
·培养基的配置 | 第29-30页 |
·溶液配置 | 第30页 |
·方法 | 第30-39页 |
·温室苗期致病性测定 | 第30-31页 |
·酶液提取及细胞壁降解酶活性测定 | 第31-32页 |
·标准曲线 | 第32-34页 |
·产酶条件的优化 | 第34页 |
·小麦体内细胞壁降解酶的产生动态 | 第34页 |
·小麦纹枯病菌对小麦体内防御酶系的影响 | 第34-35页 |
·木聚糖酶中间片段的克隆 | 第35-3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9-56页 |
·小麦纹枯病病菌温室苗期致病力测定 | 第39-41页 |
·小麦纹枯病菌细胞壁降解酶产酶条件的优化 | 第41-47页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41-43页 |
·纤维素酶产酶条件的优化 | 第43-44页 |
·果胶酶产酶条件的优化 | 第44-46页 |
·木聚糖酶产酶条件的优化 | 第46-47页 |
·小麦纹枯病菌的致病力与其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活力的关系 | 第47-48页 |
·小麦体内细胞壁降解酶的产生动态 | 第48-51页 |
·小麦体内木聚糖酶的产生动态 | 第48-49页 |
·小麦体内果胶酶的产生动态 | 第49-50页 |
·小麦体内纤维素酶的产生动态 | 第50-51页 |
·不同菌株对小麦体内的抗病酶系的影响 | 第51-52页 |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 | 第51页 |
·过氧化物酶(POD) | 第51-52页 |
·致病力不同的菌株木聚糖酶中间片段的扩增 | 第52-56页 |
·菌株RNA 的提取 | 第52-53页 |
·扩增所得木聚糖酶基因中间片段的序列 | 第53-56页 |
4 讨论 | 第56-58页 |
·接种方法的选择 | 第56页 |
·关于病菌的致病力与其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活力的关系 | 第56页 |
·木聚糖酶在致病过程中的作用 | 第56-57页 |
·关于植物体内抗病酶系与病菌致病力的关系 | 第57页 |
·小麦纹枯病菌产生的木聚糖酶的基因结构与其致病力的关系 | 第57-58页 |
5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