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弯孢炭疽病的鉴定及防治技术研究
符号说明 | 第1-8页 |
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1. 引言 | 第12-25页 |
·烟草及烟草病害 | 第12-13页 |
·真菌的分类鉴定 | 第13-19页 |
·真菌的形态学鉴定 | 第14-15页 |
·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第15-19页 |
·DNA 中G+C 含量测定 | 第15-16页 |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 | 第16页 |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 | 第16-17页 |
·真菌核糖体脱氧核糖核酸(rDNA)序列分析 | 第17-19页 |
·炭疽菌的研究 | 第19-23页 |
·炭疽菌分类地位 | 第19页 |
·炭疽菌基本形态特征 | 第19-20页 |
·炭疽菌的分类鉴定 | 第20-23页 |
·炭疽菌的分类历史 | 第20-21页 |
·炭疽菌的分类鉴定依据 | 第21-23页 |
·黑线炭疽菌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4-2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5-38页 |
·试验材料 | 第25-27页 |
·供试菌株 | 第25页 |
·供试烟草品种 | 第25页 |
·供试药剂 | 第25-26页 |
·供试培养基 | 第26页 |
·主要试剂 | 第26-27页 |
·主要仪器 | 第27页 |
·试验方法 | 第27-38页 |
·烟草弯孢炭疽病病原菌鉴定 | 第27-32页 |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及致病性测定 | 第27-28页 |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 | 第28-29页 |
·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第29-32页 |
·烟草弯孢炭疽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 | 第32-35页 |
·光照对病原菌的影响 | 第32-33页 |
·温度对病原菌的影响 | 第33页 |
·pH 对病原菌的影响 | 第33-34页 |
·不同碳氮源对病原菌的影响 | 第34-35页 |
·湿度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 第35页 |
·烟草弯孢炭疽病的防治技术研究 | 第35-38页 |
·防治烟草弯孢炭疽病的室内药剂筛选 | 第35-37页 |
·烟草品种对烟草弯孢炭疽病的抗病性鉴定 | 第37-3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8-50页 |
·烟草弯孢炭疽病病原鉴定 | 第38-40页 |
·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 第38-39页 |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 | 第39-40页 |
·病害症状观察 | 第39页 |
·病原菌形态特征 | 第39页 |
·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第39-40页 |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 | 第40-46页 |
·光照对病原菌的影响 | 第40-41页 |
·温度对病原菌的影响 | 第41-43页 |
·温度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 第41页 |
·温度对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 第41-42页 |
·病原菌分生孢子致死温度的测定 | 第42-43页 |
·pH 对病原菌的影响 | 第43页 |
·pH 对病原菌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 第43页 |
·pH 对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 第43页 |
·不同碳氮源对病原菌的影响 | 第43-46页 |
·不同碳源对病原菌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 第43页 |
·不同碳源对病原菌菌丝干重的影响 | 第43-44页 |
·不同氮源对病原菌生长和产孢的影响 | 第44-45页 |
·不同氮源对病原菌菌丝干重的影响 | 第45-46页 |
·湿度对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 第46页 |
·烟草弯孢炭疽病防治技术研究 | 第46-50页 |
·防治烟草弯孢炭疽病的室内药剂筛选 | 第46-48页 |
·不同药剂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 第46页 |
·不同药剂对病原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 第46-48页 |
·烟草品种对烟草弯孢炭疽病的抗病性鉴定 | 第48-50页 |
4. 讨论 | 第50-54页 |
·烟草弯孢炭疽病病原菌鉴定 | 第50-52页 |
·病害症状观察 | 第50-51页 |
·病原菌菌落形态 | 第51页 |
·附着胞 | 第51-52页 |
·烟草弯孢炭疽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 | 第52-53页 |
·室内药剂筛选 | 第53页 |
·烟草品种抗性鉴定 | 第53-54页 |
5. 结论 | 第54-56页 |
·发现烟草弯孢炭疽病并鉴定出病原 | 第54页 |
·明确了烟草弯孢炭疽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 | 第54页 |
·筛选出3 种防治烟草弯孢炭疽病的有效药剂 | 第54-55页 |
·评价出8 个烟草品种对烟草弯孢炭疽病的抗性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附录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4-65页 |
硕士学位论文内容简介及自评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