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1 肿瘤生长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 第8-9页 |
2 肿瘤血管生长抑制因子 | 第9-12页 |
·肿瘤的抗血管生成疗法 | 第10-11页 |
·肿瘤血管生长抑制因子K5 | 第11页 |
·K5抑制血管增生的分子机制 | 第11页 |
·K5的生物学活性 | 第11-12页 |
3 K5对肿瘤治疗的实验研究 | 第12-13页 |
·K5抑制血管增生的实验研究 | 第12-13页 |
·K5对肿瘤治疗的动物研究 | 第13页 |
·K5对肿瘤治疗的基因治疗 | 第13页 |
4 本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5 本研究开发的方向和重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非融合重组载体的构建 | 第16-32页 |
1 实验思路 | 第16-19页 |
·选择表达载体 | 第16-18页 |
·构建重组子 | 第18-19页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19-23页 |
·实验材料 | 第19-20页 |
·寡核苷酸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20页 |
·K5基因的PCR扩增及回收 | 第20-21页 |
·pET15b和pET25b质粒DNA的小量制备 | 第21-22页 |
·双酶切PCR产物和载体质粒DNA | 第22页 |
·质粒DNA和K5基因双酶切产物胶回收 | 第22页 |
·重组载体pET15b-K5和pET25b-K5的制备 | 第22页 |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22-23页 |
·重组质粒的转化以及保存 | 第23页 |
·重组质粒的提取和序列测定 | 第23页 |
·重组质粒的PCR检测 | 第23页 |
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23-30页 |
·模板K5基因的PCR结果 | 第23-24页 |
·K5基因的胶回收结果 | 第24-25页 |
·pET15b和pET25b质粒DNA的提取结果 | 第25-26页 |
·K5和质粒DNA双酶切和胶回收结果 | 第26-27页 |
·重组质粒的连接和转化结果 | 第27-30页 |
4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三章 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与活性研究 | 第32-46页 |
1 实验思路 | 第32-35页 |
·表达宿主的选择 | 第32页 |
·重组蛋白质的纯化 | 第32-35页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35-38页 |
·实验材料 | 第35页 |
·菌种的培养及诱导表达 | 第35-36页 |
·表达产物的SDS-PAGE电泳分析 | 第36页 |
·重组蛋白的表达形式鉴定 | 第36-37页 |
·K5的分离纯化 | 第37页 |
·Bradford法测定各步骤组分中蛋白质浓度 | 第37-38页 |
·重组蛋白的脱盐和分子量的测定 | 第38页 |
·重组蛋白的活性检测 | 第38页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8-44页 |
·重组菌种的诱导表达 | 第38-40页 |
·重组菌BL21(DE3)/pET15b-K5表达蛋白的分离纯化 | 第40-41页 |
·蛋白浓度及回收率测量结果 | 第41-42页 |
·重组蛋白的分子量测定 | 第42-43页 |
·重组菌体表达产物的活性检测 | 第43-44页 |
4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四章 可溶性三聚体Kringle 5的发酵优化 | 第46-60页 |
1 实验思路 | 第46-47页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47-49页 |
·实验材料 | 第47页 |
·培养基的优化 | 第47-48页 |
·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48页 |
·发酵工艺优化 | 第48-49页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9-58页 |
·培养基优化实验结果 | 第49-52页 |
·生长曲线的对比 | 第52-54页 |
·发酵工艺优化实验结果 | 第54-58页 |
4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附录 | 第68-74页 |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完成情况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