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论 | 第1-19页 |
·我国房地产资金来源现状 | 第15-16页 |
·研究该问题的原因 | 第16-17页 |
·房地产企业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 | 第16页 |
·我国已经初步具备了房地产企业上市融资的条件 | 第16-17页 |
·研究问题的方法思路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和理论工具 | 第17页 |
·论文的基本结构和框架 | 第17-18页 |
·文献综述 | 第18-19页 |
2 房地产企业上市融资的必要性 | 第19-27页 |
·房地产行业的特点 | 第19-20页 |
·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 第19页 |
·房地产政策性和法律法规约束性强 | 第19页 |
·房地产业与金融业紧密相关 | 第19-20页 |
·房地产行业与金融业的关系 | 第20页 |
·融资对房地产企业的重要性 | 第20-24页 |
·国家宏观调控 | 第20-22页 |
·房地产企业资金来源 | 第22-24页 |
·房地产企业融资的重要意义 | 第24页 |
·上市融资对房地产企业的重要意义 | 第24-27页 |
·融资能力强 | 第24-25页 |
·改善企业的财务结构 | 第25页 |
·便于资产重组,有效分散风险 | 第25页 |
·有利于企业股份制改造 | 第25-26页 |
·提高公司知名度 | 第26页 |
·建立科学的企业治理结构和现代企业经营机制 | 第26-27页 |
3 房地产企业上市融资研究 | 第27-47页 |
·房地产上市融资形式类别 | 第27-31页 |
·直接上市(IPO) | 第27-28页 |
·间接上市 | 第28-31页 |
·上市融资的其他形式 | 第31页 |
·我国房地产企业上市融资效果 | 第31-38页 |
·房地产企业国内上市融资经历的阶段 | 第32-33页 |
·房地产企业国内上市融资 | 第33页 |
·我国房地产企业海外(香港)上市融资 | 第33-38页 |
·影响房地产企业上市的因素 | 第38-40页 |
·土地储备 | 第38-39页 |
·持续盈利水平(财物资源) | 第39-40页 |
·其他影响因素 | 第40页 |
·目前我国房地产上市企业存在的问题 | 第40-42页 |
·历史问题遗留严重,盈利能力不足 | 第41页 |
·房地产上市公司整体规模小,实力不足,抗风险能力弱 | 第41页 |
·企业自律意识不够,影响形象,危及发展 | 第41页 |
·投资约束松散,容易引发财务风险 | 第41-42页 |
·我国证券市场不完善,市场波动比较大 | 第42页 |
·房地产上市公司风险较大 | 第42页 |
·实证分析——北京金融街建设集团上市融资研究 | 第42-47页 |
·企业背景分析 | 第42-43页 |
·上市方式分析 | 第43-44页 |
·买壳上市的市场表现 | 第44-47页 |
4 国外房地产上市融资成熟经验借鉴 | 第47-51页 |
·金融创新经验借鉴 | 第47-48页 |
·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渠道 | 第47页 |
·金融工具丰富,二级市场发达 | 第47-48页 |
·企业发展经验借鉴 | 第48-51页 |
·房地产企业发展规模化 | 第48-49页 |
·集约多元化 | 第49页 |
·置业经营 | 第49页 |
·房地产企业发展注重信用 | 第49-51页 |
5 房地产企业上市融资政策建议 | 第51-61页 |
·建立我国房地产融资风险防范体系 | 第51-53页 |
·房地产市场风险防范措施 | 第51页 |
·加快房地产融资体制改革 | 第51-52页 |
·资本市场的风险防范措施 | 第52页 |
·国际股票融资的风险防范措施 | 第52-53页 |
·改善我国房地产企业上市融资环境的对策 | 第53-57页 |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培育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 | 第53-54页 |
·完善证券市场 | 第54-55页 |
·完善房地产企业上市退市机制,提高行业整体素质 | 第55-57页 |
·规范房地产企业上市,提高上市公司经营水平,加强企业上市融资能力 | 第57-61页 |
·树立正确的经营观念 | 第57页 |
·走专业化、产业化之路 | 第57-58页 |
·转变重开发、轻经营管理的思想 | 第58页 |
·培养和利用国内外专业人才 | 第58页 |
·建立一个高效的管理团队以及企业管理架构 | 第58-59页 |
·良好的专业品牌 | 第59页 |
·扩展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后记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