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39页 |
·花粉生物学研究进展 | 第10-35页 |
·花粉的结构特征 | 第10-11页 |
·花粉的发生 | 第11-12页 |
·花粉-柱头识别与花粉萌发 | 第12-16页 |
·花粉管结构与生长特点 | 第16-17页 |
·花粉的基因表达 | 第17-26页 |
·花粉蛋白质组研究 | 第26-28页 |
·花粉蛋白质组与转录组的关系 | 第28-30页 |
·蛋白质组学技术平台 | 第30-35页 |
·本研究工作的目的、意义和实验设计 | 第35-39页 |
·研究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 第35-36页 |
·研究工作的实验设计和技术路线 | 第36-39页 |
2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 第39-51页 |
·实验材料 | 第39页 |
·水稻培养 | 第39页 |
·花粉采集 | 第39页 |
·实验方法 | 第39-51页 |
·花粉萌发 | 第39页 |
·花粉细胞学观察 | 第39-40页 |
·花粉蛋白质的提取 | 第40-42页 |
·蛋白质的分离 | 第42页 |
·电泳凝胶图像分析 | 第42-43页 |
·蛋白质凝胶斑点切取 | 第43页 |
·蛋白质胶内酶解 | 第43-44页 |
·蛋白质样品脱盐 | 第44页 |
·蛋白质质谱分析 | 第44-46页 |
·质谱数据分析 | 第46-47页 |
·蛋白质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7-48页 |
·Western 杂交分析 | 第48-50页 |
·磷酸化蛋白质和糖基化蛋白质的凝胶染色分析 | 第50-51页 |
3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51-127页 |
·水稻花粉的形态特征 | 第51-52页 |
·成熟水稻花粉的形态特征 | 第51-52页 |
·花粉萌发条件和特征 | 第52页 |
·成熟花粉的两部分蛋白质组分分离和鉴定 | 第52-64页 |
·成熟花粉两部分蛋白质组分的获得 | 第52-55页 |
·成熟花粉外被/细胞壁相关和可释放蛋白质(PRPs)与花粉内在蛋白质(PIPs)分离 | 第55-61页 |
·MALDI-TOF MS 鉴定 | 第61-63页 |
·NanoESI Q-TOF MS/MS 鉴定 | 第63页 |
·蛋白质de novo 序列分析 | 第63-64页 |
·成熟花粉外被蛋白质的分离和鉴定 | 第64-68页 |
·成熟花粉蛋白质的功能分析 | 第68-90页 |
·已鉴定成熟花粉蛋白质功能类群 | 第68-70页 |
·成熟花粉典型功能类群蛋白质分析 | 第70-90页 |
·花粉萌发前后的蛋白质组差异分析 | 第90-127页 |
·萌发花粉蛋白质表达谱 | 第90-93页 |
·萌发后上调蛋白、下调蛋白和可能释放蛋白的划分 | 第93-94页 |
·蛋白质功能注释和归类 | 第94-95页 |
·鉴定蛋白质在不同功能类群中的分布 | 第95-104页 |
·参与细胞壁重塑和代谢的蛋白质 | 第104-108页 |
·参与糖和能量代谢的蛋白质 | 第108-111页 |
·参与蛋白质代谢的蛋白质 | 第111-113页 |
·参与细胞骨架动态变化的蛋白质 | 第113-114页 |
·参与信号转导的蛋白质 | 第114-115页 |
·参与离子转运的蛋白质 | 第115-116页 |
·参与胁迫反应和其它过程的蛋白质 | 第116-118页 |
·24 种蛋白质的多个同工型在萌发过程中表达丰度改变 | 第118-127页 |
4 讨论 | 第127-132页 |
·萌发花粉表现出与成熟花粉相似的中高丰度蛋白质表达谱 | 第127-128页 |
·细胞壁相关蛋白质在萌发前后差异表达蛋白质中和成熟花粉蛋白质组中被高度代表是花粉功能特异性的重要特征 | 第128-130页 |
·活跃地蛋白质合成和选择性降解可能对花粉管生长有重要作用 | 第130页 |
·以多种同工型形式存在的蛋白质可能在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 第130-132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132-136页 |
·结论 | 第132-133页 |
·展望 | 第133-136页 |
参考文献 | 第136-147页 |
附表1 | 第147-159页 |
附表2 | 第159-160页 |
附表3 | 第160-161页 |
致谢 | 第161-162页 |
个人简历 | 第162-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