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言 | 第8-14页 |
·研究背景、现状与意义 | 第8-12页 |
·世界自由贸易协定的发展现状 | 第8-10页 |
·东亚地区的自由贸易协定的发展状况 | 第10-11页 |
·研究现状与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第12-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12-13页 |
·框架结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自由贸易协定的理论综述 | 第14-25页 |
·自由贸易协定的概念 | 第14页 |
·自由贸易协定的定义 | 第14页 |
·自由贸易协定的依据 | 第14页 |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FTA 的动因理论 | 第14-20页 |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般理论 | 第14-16页 |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动因 | 第16-20页 |
·自由贸易协定建立的条件 | 第20页 |
·自由贸易协定的福利效应的理论综述 | 第20-25页 |
·静态效果:贸易创造效果和贸易转移效果 | 第21-23页 |
·动态影响 | 第23-25页 |
第三章 自由贸易协定福利效应的计量 | 第25-31页 |
·巴拉萨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模型 | 第25-26页 |
·模型介绍 | 第25页 |
·巴拉萨模型的实证检验举例 | 第25-26页 |
·引力模型 | 第26-28页 |
·模型介绍 | 第26-27页 |
·引力模型的实证检验举例 | 第27-28页 |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 第28-31页 |
第四章 中日韩之间自由贸易协定福利效应的实证研究 | 第31-48页 |
·中日韩三国之间的经贸关系 | 第31-43页 |
·中日韩三国的经济发展概况 | 第31-33页 |
·三国之间的贸易关系 | 第33-37页 |
·中日韩三国之间的产业竞争力和互补性分析 | 第37-42页 |
·中日韩三国经济上的互补性 | 第42-43页 |
·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福利效应的模拟分析 | 第43-47页 |
·模型说明 | 第43-44页 |
·比较中日韩之间可行的自由贸易协定 | 第44-45页 |
·比较东亚地区的10+1 模式FTA 和10+3 模式FTA 的福利效应 | 第45-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中日韩建立自由贸易协定的意义、困难和建议 | 第48-54页 |
·中日韩之间建立自由贸易协定对实现东亚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性 | 第48-49页 |
·中日韩建立FTA 对东亚地区的重要性 | 第48-49页 |
·缔结中日韩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对三国的重要性 | 第49页 |
·中日韩三国建立FTA 所面临的困难 | 第49-51页 |
·政策建议 | 第51-54页 |
·中日韩FTA 需先从中韩FTA 着手 | 第51-52页 |
·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的过渡机制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