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气体测漏仪的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14页 |
|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 第8-9页 |
| ·研究现状 | 第8-9页 |
| ·测漏检测的发展方向 | 第9页 |
| ·国内外研发的相关产品及应用 | 第9-10页 |
| ·常用气体测漏方法 | 第10-12页 |
| ·论文主要内容与本文结构 | 第12-13页 |
|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 2 系统总体设计 | 第14-21页 |
| ·系统整体功能介绍 | 第14-16页 |
| ·对直压法和差压法的分析 | 第14-15页 |
|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 | 第15-16页 |
| ·系统功能块的划分 | 第16页 |
| ·关键技术选择 | 第16-18页 |
| ·检测控制模块 | 第16-17页 |
| ·人机界面的选择 | 第17页 |
| ·串口通讯模块的选择 | 第17-18页 |
|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第18-19页 |
| ·系统总体工作模型 | 第18-19页 |
| ·系统的总体框图 | 第1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9-21页 |
| 3 系统的硬件电路 | 第21-38页 |
| ·压力信号采集电路的设计 | 第21-25页 |
| ·压力变送器的选择 | 第21页 |
| ·加转换器 ADS1110 | 第21-24页 |
| ·ADS1110与单片机的硬件连接 | 第24-25页 |
| ·温度信号采集电路的设计 | 第25-27页 |
| ·温度信号处理电路 | 第25-27页 |
| ·温度处理信号与单片机的连接电路 | 第27页 |
| ·人机界面的设计 | 第27-32页 |
| ·键盘输入模块的设计 | 第28-29页 |
| ·液晶接口电路的设计 | 第29-32页 |
| ·通讯模块的设计 | 第32-35页 |
| ·串口通讯协议 | 第32-34页 |
| ·通讯模块与单片机的接口电路 | 第34-35页 |
| ·电磁阀驱动模块的设计 | 第35-36页 |
| ·电源模块的设计 | 第36-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4 系统软件的实现 | 第38-51页 |
| ·系统主程序流程图及零点漂移的克服 | 第38-40页 |
| ·键盘及显示模块的实现 | 第40-43页 |
| ·键盘输入模块流程 | 第40-41页 |
| ·液晶模块读写操作流程 | 第41-43页 |
| ·压力、温度信号采集流程 | 第43-44页 |
| ·算法的实现 | 第44-47页 |
| ·零点漂移的克服算法 | 第44-45页 |
| ·数字滤波算法 | 第45-47页 |
| ·温度补偿算法 | 第47页 |
| ·通讯模块的软件流程 | 第47-50页 |
| ·自定义软件通讯协议 | 第47-48页 |
| ·CRC校验原理分析 | 第48-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5 试验、结论与展望 | 第51-59页 |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51-56页 |
| ·测量显示界面的输出 | 第51-52页 |
| ·系统精度分析 | 第52-54页 |
| ·泄漏率的计算 | 第54页 |
| ·试验结果 | 第54-56页 |
| ·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展望 | 第56-57页 |
| ·系统处理问题的局限 | 第56页 |
| ·前景展望 | 第56-57页 |
| ·小结 | 第57-58页 |
| 结论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 附录 A 系统软件的重要程序模块源代码 | 第61-6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8-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