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1 利率市场化理论要述 | 第10-18页 |
·麦金农—肖理论评价: | 第10-12页 |
·麦金农和肖的追随者理论及评价 | 第12-13页 |
·发展中国家(地区)金融自由化的实践及经验 | 第13-18页 |
2 中国金融中介效率现状 | 第18-27页 |
·金融中介及其效率的含义 | 第18-19页 |
·金融中介的含义 | 第18页 |
·金融中介效率的含义 | 第18-19页 |
·中国的储蓄——投资转化率 | 第19-22页 |
·中国金融中介体系的储蓄——投资转化率 | 第19-21页 |
·储蓄——投资转化率低下的原因分析 | 第21-22页 |
·中国金融中介体系中的不良贷款 | 第22-27页 |
·中国不良贷款规模 | 第22-23页 |
·中国不良贷款形成机理 | 第23-27页 |
3 利率限制解除后的中国金融中介效率 | 第27-49页 |
·利率限制的解除对存贷利率的影响 | 第27-38页 |
·利率限制的解除后的存款利率的变动趋势 | 第27-33页 |
·利率限制的解除对利率的恒久性影响 | 第33-36页 |
·其它国家利率限制的解除后的利率变化 | 第36-38页 |
·利率变动对贷款企业行为的影响 | 第38-45页 |
·基于风险—收益特性的贷款企业分类 | 第38-39页 |
·基于效用理论的贷款企业行为分析 | 第39-45页 |
·贷款企业行为变化对中国金融中介效率的影响 | 第45页 |
·利率持续波动对金融中介机构行为的影响 | 第45-49页 |
·利率波动给金融中介机构带来的风险 | 第45-47页 |
·引入风险溢价后的放贷者行为变化及其对金融中介效率的影响 | 第47-49页 |
4 实证分析 | 第49-57页 |
·金融中介效率模型的建立 | 第49-50页 |
·确定模型所包含的变量 | 第49-50页 |
·模型数学形式的确定及待估参数的理论期望值 | 第50页 |
·数据收集与整理 | 第50-54页 |
·回归分析及结果 | 第54-55页 |
·实证分析的不足之处 | 第55-57页 |
5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57-62页 |
附录A 文中注释 | 第62-63页 |
附录B 深市1997—2002年19个行业的月平均收益率及标准差 | 第63-64页 |
附录C 投资风险与风险溢价关系证明 | 第64-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