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1章 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一般理论诠释 | 第9-21页 |
| ·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诠释 | 第9-16页 |
| ·企业社会责任的产生背景 | 第9-11页 |
| ·西方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探讨 | 第11-13页 |
| ·企业社会责任的含义 | 第13-16页 |
| ·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研究 | 第16-21页 |
| ·跨国公司社会责任日益重要 | 第16-17页 |
| ·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社会责任 | 第17-18页 |
| ·促使跨国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国际努力及两个重要标准 | 第18-21页 |
| 第2章 跨国公司社会责任在中国 | 第21-27页 |
| ·跨国公司在华企业是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示范者和推动者 | 第21-22页 |
| ·跨国公司社会责任运动对我国企业的影响 | 第22-27页 |
| ·跨国公司商品链在中国 | 第22-24页 |
| ·劳工权益问题的提出 | 第24页 |
| ·生产守则及SA8000标准对我国企业的影响 | 第24-27页 |
| 第3章 跨国公司在华社会责任弱化的趋向表现 | 第27-40页 |
| ·劳工权益保护问题突出 | 第27-32页 |
| ·延长工作时间,加强工作强度,压低员工工资 | 第27-30页 |
| ·使用童工 | 第30-31页 |
| ·无视劳动安全,缺乏基本的劳动条件保障 | 第31-32页 |
| ·消费者权益遭遇歧视性对待 | 第32-35页 |
| ·一些跨国公司在华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不达标 | 第32-33页 |
| ·跨国公司对消费者权益歧视性对待的失策行为 | 第33-35页 |
| ·商业贿赂 | 第35-37页 |
| ·环境保护问题严重 | 第37-40页 |
| 第4章 跨国公司在华社会责任弱化的深层原因探究 | 第40-47页 |
|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充分和经济体制不完善 | 第40-43页 |
| ·我国劳动力供求失衡是跨国公司在华企业劳工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 | 第40-41页 |
| ·我国法律的不完善为跨国公司弱化在华社会责任提供了可乘之机 | 第41-42页 |
| ·个别地方政府官员陷入了对跨国公司优惠无限的误区 | 第42-43页 |
| ·国际范围内缺乏一种对跨国公司真正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 第43-45页 |
| ·部分跨国公司在华履行社会责任时实行“双重标准” | 第45-47页 |
| 第5章 强化跨国公司在华社会责任的积极对策及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 第47-55页 |
| ·跨国公司应积极寻求在华实施企业社会责任的途径 | 第47-50页 |
| ·管理好自己的在华投资企业 | 第47-49页 |
| ·管理好自己的供应商 | 第49-50页 |
| ·发布公司责任报告,接受社会监督 | 第50页 |
| ·政府应在引导跨国公司在华社会责任中发挥积极作用 | 第50-52页 |
| ·对我国国内企业的启示 | 第52-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 后记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