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不锈钢纤维织物研制与性能研究
引言 | 第1-9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9-24页 |
·抗静电织物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9-13页 |
·静电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 | 第9页 |
·抗静电产品的主要应用领域 | 第9-10页 |
·抗静电织物的研究概况 | 第10-13页 |
·防电磁辐射织物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3-19页 |
·电磁辐射的来源 | 第13-14页 |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 第14-15页 |
·常见电磁辐射源的辐射频率与限制标准 | 第15-16页 |
·防电磁辐射织物的研究概况 | 第16-19页 |
·含不锈钢纤维织物的研究概况 | 第19-21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23页 |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 第23-24页 |
第二章 纱线研制与性能 | 第24-33页 |
·不锈钢纤维的细度及拉伸性能 | 第24-25页 |
·不锈钢纤维的细度 | 第24-25页 |
·不锈钢纤维的拉伸性能 | 第25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5页 |
·纱线研制 | 第25-27页 |
·不锈钢混纺纱的研制 | 第26页 |
·不锈钢纤维包缠纱的研制 | 第26-27页 |
·不锈钢纤维/棉混纺纱混合均匀度 | 第27-29页 |
·试验设备及方法 | 第27页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27-29页 |
·不锈钢/棉混纺纱及不锈钢/腈纶包缠纱混纺比 | 第29-30页 |
·试验仪器与试样 | 第29页 |
·试验方法与步骤 | 第29-30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0页 |
·不锈钢/棉及不锈钢/腈纶包缠纱的拉伸性能 | 第30-32页 |
·试验仪器和试样 | 第30-31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织物力学性能 | 第33-40页 |
·试样准备 | 第33-35页 |
·不锈钢了混纺纱双罗纹织物 | 第33-34页 |
·不锈钢包缠纱罗纹织物 | 第34页 |
·织物的后整理 | 第34-35页 |
·织物拉伸性能 | 第35-38页 |
·试验仪器和试样 | 第35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5-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四章 织物的抗静电性能 | 第40-49页 |
·织物摩擦起电电压 | 第40-43页 |
·试验仪器和试样 | 第40页 |
·试验原理 | 第40页 |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40-43页 |
·织物摩擦带电电荷面密度 | 第43-45页 |
·试验仪器和试样 | 第43页 |
·试验原理 | 第43-44页 |
·测试方法 | 第44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4-45页 |
·织物静电压半衰期 | 第45-47页 |
·试验仪器和试样 | 第46页 |
·试验原理和步骤 | 第46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五章 织物的防电磁辐射性能 | 第49-54页 |
·测试方法分析 | 第49-50页 |
·织物防电磁辐射性 | 第50-53页 |
·测试仪器 | 第50-51页 |
·数据计算 | 第51-52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六章 织物的服用性能 | 第54-65页 |
·织物厚度 | 第54-56页 |
·试验仪器 | 第54页 |
·试验原理及方法 | 第54-55页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55-56页 |
·织物折皱弹性 | 第56-57页 |
·试验仪器和试样 | 第5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6-57页 |
·织物刚柔性 | 第57-60页 |
·试验仪器和试样 | 第58页 |
·试验方法及原理 | 第58-59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9-60页 |
·织物悬垂性 | 第60-63页 |
·试验仪器和试样 | 第60-61页 |
·试验方法及指标 | 第61-62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硕士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 第72页 |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