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小学校内课外活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一、导论 | 第8-16页 |
(一) 研究对象及缘由 | 第8-9页 |
1. 研究对象 | 第8页 |
2. 研究缘由 | 第8-9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1. 课外活动的性质、特点 | 第9页 |
2. 课外活动的意义 | 第9-11页 |
3. 课外活动的实践 | 第11-12页 |
4. 前人研究评述 | 第12页 |
(三)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4页 |
1.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四)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 文献研究的内容 | 第14页 |
2. 考察研究的内容 | 第14页 |
(五)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 方法论 | 第14-15页 |
2. 文献法 | 第15页 |
3. 调查法 | 第15页 |
4. 案例法 | 第15-16页 |
二、G 小学校内课外活动的问题 | 第16-42页 |
(一) 校内课外活动目的制定的问题 | 第16-25页 |
1. 活动目的不明确 | 第16-18页 |
2. 活动目的的主体性不强 | 第18-25页 |
(1) 活动案例一:“说普通话,创‘示范校 | 第19-21页 |
(2) 活动案例二:“给书包减重” | 第21-24页 |
(3) 分析 | 第24-25页 |
(二) 校内课外活动内容的问题 | 第25-30页 |
1. 活动内容冗杂 | 第25-26页 |
2. 活动内容存在矛盾 | 第26-30页 |
(1) 活动案例一:“争做批注小能手” | 第26-27页 |
(2) 活动案例二:“我为教材循环使用出份力” | 第27-28页 |
(3) 分析 | 第28-30页 |
(三) 校内课外活动实施形式的问题 | 第30-38页 |
1. 活动形式陈旧 | 第30-31页 |
2. 活动形式缺乏连贯 | 第31-38页 |
(1) 活动案例一:“童话之旅” | 第32-34页 |
(2) 活动案例二:“走进科技世界” | 第34-37页 |
(3) 分析 | 第37-38页 |
(四) 校内课外活动评价的问题 | 第38-40页 |
1. 活动评价缺乏 | 第38-39页 |
2. 活动评价形式单一 | 第39-40页 |
(五) 小结 | 第40-42页 |
三、影响 G 小学校内课外活动问题的压力分析 | 第42-53页 |
(一) 招生压力对 G 小学校内课外活动的影响 | 第43-46页 |
(二) 考核压力对 G 小学校内课外活动的影响 | 第46-48页 |
(三) 改革压力对 G 小学校内课外活动的影响 | 第48-51页 |
(四) 小结 | 第51-53页 |
四、G 小学校内课外活动问题对策思考 | 第53-59页 |
(一) 对活动目的制定的对策 | 第53-54页 |
(二) 对活动内容选定的对策 | 第54-55页 |
(三) 对活动形式选择的对策 | 第55-56页 |
(四) 对活动评价的对策 | 第56-59页 |
1. 重视形成性评价 | 第56-57页 |
2. 力求评价方式多元化 | 第57-59页 |
五、结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