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新麦草低分子量谷蛋白基因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8页
1 文献综述第8-20页
   ·小麦种子贮藏蛋白的组成第8页
   ·小麦低分子量谷蛋白研究进展第8-17页
     ·小麦低分子量谷蛋白的发现第8-9页
     ·小麦低分子量谷蛋白对其品质的影响第9-11页
     ·小麦低分子量谷蛋白基因的典型结构第11-12页
     ·小麦低分子量谷蛋白基因的分类第12-14页
     ·小麦低分子量谷蛋白基因的染色体定位第14-16页
     ·小麦低分子量谷蛋白基因的多样性分析第16-17页
     ·小麦低分子量谷蛋白基因克隆第17页
   ·小麦近缘属物种低分子量谷蛋白研究进展第17-18页
   ·新麦草研究概况第18-19页
   ·立题依据第19-20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0-25页
   ·材料第20-21页
     ·供试材料第20页
     ·菌株第20页
     ·主要试剂及配制第20-21页
   ·方法第21-25页
     ·基因组DNA提取第21页
     ·引物设计、PCR扩增及电泳分析第21-23页
     ·感受态细胞制备第23页
     ·转化大肠杆菌DH10B第23-24页
     ·阳性克隆筛选第24页
     ·DNA序列测定与分析第24-25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5-34页
   ·PCR扩增、目的片段克隆和测序第25-27页
   ·新麦草低分子量谷蛋白基因序列分析第27页
   ·新麦草低分子量谷蛋白序列与麦类已知同源序列的比较第27-32页
   ·新麦草与麦类同源蛋白序列的聚类分析第32-34页
4 讨论第34-37页
   ·新麦草低分子量谷蛋白基因的染色体定位第34页
   ·新麦草低分子量谷蛋白基因的分离策略第34-35页
   ·新麦草低分子量谷蛋白序列与近缘物种LMW-GS基因序列类型关系的比较及其可能的利用价值第35-37页
参考文献第37-43页
致谢第43-44页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水稻抗褐飞虱三系恢复系
下一篇:部分杂交灿稻亲本DNA甲基化多态性与遗传稳定性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