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教学研究与改革论文

探究研究型大学的教学

引言第1-11页
一、研究型大学的教学涵义第11-15页
 (一) 研究型大学的概念及分类第11-12页
  1、研究型大学的概念第11页
  2、研究型大学的分类第11-12页
 (二) 研究型大学的教学特征第12-15页
  1、研究型大学的教学内容具有综合性第13页
  2、研究型大学的教学具有研究性第13-14页
  3、研究型大学的教学具有宽松的学术性第14页
  4、研究型大学的教学具有开放性第14-15页
二、研究型大学的教学模式第15-27页
 (一) 注重教学与研究的有机结合,融探究活动于教学过程第16-18页
  1、坚持教学与研究相统一的教学理念第16-17页
  2、开展探究活动于教学过程之中第17-18页
 (二) 立足基础课程抓特色学科,丰富教学内容第18-22页
  1、课程的内涵第18-19页
  2、重视基础理论课程第19-20页
  3、设置精品特色课程第20页
  4、增设文理交叉课程第20-22页
 (三) 突出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第22-23页
  1、课堂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实行启发式教学用第22-23页
  2、重视学生学术思想的形成和学术品格的塑造第23页
 (四) 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第23-25页
  1、丰富实验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第24-25页
  2、寓教于乐,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第25页
 (五) 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第25-27页
  1、网络技术是探究学习的最好工具第25-26页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学的有效手段第26-27页
三、研究型大学的教学质量第27-39页
 (一) 一流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第27-31页
  1、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极高的学术水平第27-28页
  2、拥有渊博的学科知识和极强的科研能力第28-31页
  3、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新颖的教学手段第31页
 (二) 良好的生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第31-32页
  1、招生选择生源广泛,入学标准灵活多样第31-32页
  2、入学实行双向选择,考察学生方法多样第32页
 (三) 科学的考试制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环节第32-36页
  1、考试形式的多元化第32-34页
  2、考试内容的综合化第34页
  3、考试命题的科学化第34-35页
  4、考试成绩评定的创新化第35-36页
 (四) 合理的教学评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第36-39页
  1、教学过程的评估第36-37页
  2、学生水平的评估第37-38页
  3、科研水平的评估第38-39页
四、研究型大学的教学实施要求第39-47页
 (一) 构建先进的教学理念,培养一流人才第40页
 (二) 合理设置学科,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第40-42页
  1、创建适应学校发展的新的学科体系第41页
  2、注重基础性学科的建设第41页
  3、创特色学科上下工夫第41-42页
 (三) 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关系,提高科研能力第42-43页
  1、坚持开放式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第43页
  2、坚持研究性教学与学习,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第43页
 (四) 健全研究型大学的教师聘任机制,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第43-44页
  1、采取有效措施,激励和保护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第44页
  2、教师要过科研关,拥有厚实的学术功底第44页
 (五) 确立学术国际化,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第44-45页
 (六) 充分利用研究型大学的教学资源,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第45-47页
  1、注重实验室建设,不断改善科研环境第46页
  2、重视图书馆创建,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第46-47页
附录1第47-48页
附录2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移动通讯产品界面设计的人文关怀研究
下一篇: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政治主体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