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0页 |
第一章 地上文章案头作品——古代小说与园林艺术交融互渗的美学历程及明清小说园林特质的成因 | 第10-21页 |
第一节 古代小说与园林艺术交融互渗的美学历程 | 第10-16页 |
一 古代神话与仙居理想 | 第10-12页 |
二 六朝小说与园林之癖 | 第12-13页 |
三 唐宋小说与尘世天堂 | 第13-14页 |
四 明清小说与庭院雅趣 | 第14-16页 |
第二节 明清小说园林特质的成因 | 第16-21页 |
一 时代审美风尚 | 第17页 |
二 小说艺术的发展 | 第17-18页 |
三 小说家与园林 | 第18-19页 |
四 园林理论的激发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纳千顷之汪洋 收四时之烂漫——明清小说与园林艺术之分析 | 第21-46页 |
第一节 园林描写在明清小说中的功能与意蕴 | 第21-33页 |
一 园林描写参与了小说空间背景的设置 | 第21-25页 |
二 园林描写对情节发展的推动作用 | 第25-27页 |
三 园林描写与人物形象塑造 | 第27-29页 |
四 园林描写对小说主题意蕴的烘托 | 第29-30页 |
五 园林描写的空间叙事功能 | 第30-33页 |
第二节 明清小说与园林艺术思维的相似、同构 | 第33-46页 |
一 园林艺术的空间布局与小说的章法结构 | 第33-37页 |
二 “曲径通幽”的园林之美与小说情节的曲折深致 | 第37-40页 |
三 园林象征手法与小说象征手法的艺术同构 | 第40-44页 |
四 园林细部缀连与小说闲笔的异曲同工 | 第44-46页 |
第三章 文因景成 景借文传——明清小说与园林艺术相结合的意义 | 第46-51页 |
第一节 小说史意义 | 第46-48页 |
一 园林描写以其独特的层面参与着古典小说的发展进程 | 第46-48页 |
二 园林描写及园林思维推动了小说时空观念的转变 | 第48页 |
第二节 园林史意义 | 第48-51页 |
一 小说内容直接为园林增景添彩 | 第48-49页 |
二 小说中的园林描写和点评启示着园林之美 | 第49-50页 |
三 小说中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园史资料 | 第50-51页 |
余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7-58页 |
后记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