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论文--生物传感器、医学传感器论文

导电高聚物的合成及酶传感器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10页
英文摘要第10-14页
第一章 绪言第14-25页
 1.1 生物传感器第14-15页
 1.2 酶的固定化方法第15-16页
 1.3 导电高聚物固定酶第16-20页
  1.3.1 导电高聚物第16-17页
  1.3.2 导电高聚物固定酶的优点第17-18页
  1.3.3 导电高聚物固定酶的方法第18-20页
 1.4 本论文工作的目的第20页
 参考文献第20-25页
第二章 导电复合材料葡萄糖氧化酶传感器的研究第25-34页
 2.1 引言第25页
 2.2 实验部分第25-26页
  2.2.1 导电复合材料葡萄糖氧化酶酶传感器的制备第25-26页
  2.2.2 响应电流的测定第26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6-31页
  2.3.1 底物浓度对响应电流的影响第26-27页
  2.3.2 pH对响应电流的影响第27-28页
  2.3.3 电势对响应电流的影响第28-29页
  2.3.4 温度对响应电流的影响第29-30页
  2.3.5 乙炔黑浓度对响应电流的影响第30-31页
  2.3.6 AFM图像第31页
 2.4 结论第31-32页
 参考文献第32-34页
第三章 聚苯胺尿酸酶传感器的研究第34-44页
 3.1 引言第34页
 3.2 实验部分第34-35页
  3.2.1 聚苯胺尿酸酶传感器的制备第34-35页
  3.2.2 响应电流的测定第35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5-41页
  3.3.1 电位的影响第35-36页
  3.3.2 pH对响应电流的影响第36页
  3.3.3 底物浓度对响应电流的影响第36-37页
  3.3.4 温度对响应电流的影响第37-38页
  3.3.5 紫外光谱第38-39页
  3.3.6 红外光谱第39-40页
  3.3.7 扫描电镜第40页
  3.3.8 聚苯胺-尿酸酶传感器的稳定性第40-41页
 3.4.结论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第四章 聚苯胺葡萄糖氧化酶传感器的研究第44-53页
 4.1 引言第44页
 4.2 实验部分第44-45页
  4.2.1 聚苯胺葡萄糖氧化酶传感器的制备第44-45页
  4.2.2 响应电流的测定第45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5-51页
  4.3.1 电位的影响第45-46页
  4.3.2 pH对响应电流的影响第46页
  4.3.3 底物浓度对响应电流的影响第46-47页
  4.3.4 温度对响应电流的影响第47-48页
  4.3.5 紫外光谱第48-49页
  4.3.6 红外光谱第49-50页
  4.3.7 扫描电镜第50页
  4.3.8 聚苯胺葡萄糖氧化酶传感器的稳定性第50-51页
 4.4.结论第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第五章 苯胺与邻氯苯胺的电化学共聚第53-63页
 5.1 引言第53页
 5.2 实验部分第53-54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54-61页
  5.3.1 苯胺-邻氯苯胺共聚物的电化学合成第54-55页
  5.3.2 IR谱图第55-57页
  5.3.3 邻氯苯胺对增长速率的影响第57-58页
  5.3.4 共聚膜的电化学性质第58-60页
  5.3.5 扫描电镜第60-61页
  5.3.6 溶解性第61页
 5.4 结论第61页
 参考文献第61-63页
第六章 苯胺-邻氨基苯酚共聚物尿酸酶传感器研究第63-72页
 6.1 引言第63页
 6.2.实验部分第63-64页
  6.2.1 共聚物尿酸酶传感器的制备第63-64页
  6.2.2 响应电流的测定第64页
 6.3.结果与讨论第64-70页
  6.3.1 循环伏安图第64-65页
  6.3.2 电位的影响第65页
  6.3.3 pH对响应电流的影响第65-66页
  6.3.4 底物浓度对响应电流的影响第66-67页
  6.3.5 温度对响应电流的影响第67-68页
  6.3.6 紫外光谱第68-69页
  6.3.7 红外光谱第69页
  6.3.8 扫描电镜第69-70页
  6.3.9 共聚物尿酸酶传感器的稳定性第70页
 6.4 结论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2页
第七章 二茂铁对苯胺-邻氨基苯酚共聚物尿酸酶传感器生物电化学活性的影响第72-83页
 7.1 引言第72页
 7.2.实验部分第72-73页
  7.2.1 二茂铁-共聚物尿酸酶传感器的制备第72-73页
  7.2.2 响应电流的测定第73页
 7.3.结果与讨论第73-81页
  7.3.1 循环伏安图第73-74页
  7.3.2 电位的影响第74页
  7.3.3 pH对响应电流的影响第74-75页
  7.3.4 底物浓度对响应电流的影响第75-76页
  7.3.5 温度对响应电流的影响第76-77页
  7.3.6 紫外光谱第77-78页
  7.3.7 红外光谱第78-79页
  7.3.8 扫描电镜第79-80页
  7.3.9 共聚物尿酸酶传感器的稳定性第80-81页
 7.4 结论第81页
 参考文献第81-83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83-84页
致谢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GIS的灌区规划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研究
下一篇:光并行计算及其在图像处理和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