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us)人工繁育技术及遗传特性的研究
致谢 | 第1-4页 |
摘要(ABSTRACT) | 第4-11页 |
1. 前言 | 第11-13页 |
2. 综述 | 第13-30页 |
2.1 人工繁育技术 | 第13-20页 |
2.2 种质资源研究 | 第20-30页 |
3. 圆斑星鲽生物学特性 | 第30-43页 |
3.1 研究方法 | 第30页 |
3.2 圆斑星鲽的种类、分类地位及地理分布 | 第30-32页 |
3.3 圆斑星鲽的外部形态 | 第32-34页 |
3.4 圆斑星鲽的内部结构 | 第34-36页 |
3.5 圆斑星鲽的生态习性 | 第36-39页 |
3.6 生长与年龄 | 第39-40页 |
3.7 繁殖习性 | 第40-43页 |
4. 圆斑星鲽的人工繁殖技术 | 第43-64页 |
4.1 亲鱼性腺调控技术研究 | 第43-46页 |
4.2 圆斑星鲽早期形态及生长发育特征的研究 | 第46-57页 |
4.3 苗种培育技术研究 | 第57-64页 |
5. 圆斑星鲽的遗传性状 | 第64-78页 |
5.1 DNA部分片段的分析 | 第64-73页 |
5.2 染色体测定 | 第73-78页 |
6. 圆斑星鲽鱼的营养成分的研究 | 第78-82页 |
附件一:图版 | 第82-88页 |
1. 附图Ⅰ胚胎发育进程图(1) | 第83-84页 |
2. 附图Ⅱ胚胎发育进程图(2) | 第84-85页 |
3. 附图Ⅲ胚后变态发育图(1) | 第85-86页 |
4. 附图Ⅳ胚胎发育进程图(2) | 第86-87页 |
5. 附图Ⅴ胚胎发育进程图(3) | 第87-88页 |
附件二:在读期间的相关研究工作 | 第88-103页 |
1 圆斑星鲽的特性 | 第90-94页 |
2 《鲽蹋鱼类养殖技术》 | 第94-96页 |
3 《牙鲆健康养殖技术》 | 第96-98页 |
4 《海参健康养殖技术》 | 第98-100页 |
5 《海水鱼类养殖理论与技术》 | 第100-103页 |
6 获奖证书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