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第一章 团簇科学简介 | 第9-17页 |
·团簇 | 第9页 |
·团簇的基本性质 | 第9-10页 |
·团簇的分类 | 第10-11页 |
·团簇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团簇研究的现状 | 第12-14页 |
·团簇研究的意义 | 第14-15页 |
·本文的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实空间电子结构的计算方法 | 第17-35页 |
·哈格里——福克自洽场近似 | 第17-23页 |
·多粒子体系的定态薛定谔方程 | 第17-18页 |
·波恩——奥本海默近似 | 第18-19页 |
·哈特里自洽场近似 | 第19-20页 |
·哈特里——福克自洽场近似 | 第20-23页 |
·密度泛函理论 | 第23-35页 |
·Hohenberg——Kohn定理 | 第23-26页 |
·Kohn——Sham方程 | 第26-27页 |
·局域密度近似下的能量泛函与局域密度近似 | 第27-29页 |
·局域密度近似下的交换关联能与交换关联势形式 | 第29-31页 |
·超越局域密度近似 | 第31页 |
·推广的梯度修正(GGA) | 第31-35页 |
第三章 自洽场计算中的基函数 | 第35-41页 |
·分子轨道的展开 | 第35页 |
·实际计算中基函数的选择 | 第35-38页 |
·Slater基组方法(Slater Type Orbital,简称STO) | 第36-37页 |
·Gauss基组方法(Gauss Type Orbital,简称GTO) | 第37-38页 |
·全数值基方法 | 第38-41页 |
第四章 Ni_n(n=2~7)团簇的物理性质 | 第41-47页 |
·引言 | 第41页 |
·计算方法 | 第41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41-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Ni_n团簇复合物的影响 | 第47-61页 |
·氢原子与小Ni_n(n=1~6)团簇的结合及其对Ni_n团簇磁性的影响 | 第47-52页 |
·引言 | 第47页 |
·计算方法 | 第47-4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8-52页 |
·最佳结合、自旋多重态、结合能和键长 | 第48-52页 |
·磁性 | 第52页 |
·结论 | 第52页 |
·氢原子与Ni_7的结合位及其对Ni_7磁性的影响 | 第52-58页 |
·引言 | 第53页 |
·计算方法 | 第53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53-57页 |
·最佳结合、自旋多重态和结合距离 | 第55-57页 |
·磁矩 | 第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优化团簇结构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 第58-59页 |
·引言 | 第58页 |
·计算方法 | 第58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1页 |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的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