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做市商制度研究
研究综述 | 第1-14页 |
第一章 做市商制度产生的非偶然性 | 第14-28页 |
第一节 创业板与做市商制度的天然联系 | 第14-18页 |
一、创业板的设立与发展 | 第14-15页 |
二、创业板与做市商制度的连结点 | 第15-18页 |
第二节 做市商制度的起源探究 | 第18-22页 |
一、做市商制度的理论基础与历史考察 | 第18-20页 |
二、做市商制度的运作原理 | 第20-22页 |
第三节 做市商的双重身份的对立统一 | 第22-28页 |
一、做市商是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者 | 第22-24页 |
二、做市商是最大的诚信者 | 第24-26页 |
三、“能者多劳”背后的不平衡性 | 第26-28页 |
第二章 做市商制度发展的限制与突破 | 第28-38页 |
第一节 创业板市场做市商制度现状分析 | 第28-31页 |
一、NASDAQ市场做市商制度 | 第28-30页 |
二、其他证券市场的做市商制度 | 第30-31页 |
第二节 做市商“本性恶”对法律的挑衅 | 第31-35页 |
一、做市商策略性的同谋 | 第31-32页 |
二、做市商利益风险与信息披露的博弈 | 第32-34页 |
三、“本性恶”的做市商 | 第34-35页 |
第三节 混合交易制度完美性的质疑 | 第35-38页 |
一、混合交易制度倍受青睐的原因分析 | 第35-36页 |
二、交易制度混合的两大趋势 | 第36-37页 |
三、混合交易制度的瑕疵 | 第37-38页 |
第三章 做市商制度的引入 | 第38-47页 |
第一节 做市商与庄家 | 第38-41页 |
一、做市商是合法的庄家 | 第38-39页 |
二、庄家谋私利不能成为做市商 | 第39-40页 |
三、黑庄、恶庄的终结者_做市商 | 第40-41页 |
第二节 做市商制度在我国的尴尬地位 | 第41-43页 |
一、做市商制度在我国的引入具有“一定”可行性 | 第41-42页 |
二、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双边报价制度 | 第42-43页 |
三、做市商制度在期货市场与早期股票市场的尝试 | 第43页 |
第三节 从中国国情导入做市商制度障碍 | 第43-47页 |
一、做市商制度引入障碍的宏观审视 | 第43-44页 |
二、做市商制度引入障碍的微观分析 | 第44-47页 |
第四章 中小企业板对做市商制度的期待 | 第47-57页 |
第一节 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与做市商制度 | 第47-51页 |
一、中小企业板与创业板差异 | 第47-48页 |
二、中小企业板对做市商制度的需求 | 第48-50页 |
三、中小企业板 LOF主交易商制度 | 第50-51页 |
第二节 中小企业板做市商法律制度的设计 | 第51-57页 |
一、做市商资格的法律确认 | 第51-52页 |
二、做市商权利的法律保障 | 第52-53页 |
三、做市商行为的法律监管 | 第53-54页 |
四、做市商违规的法律惩罚 | 第54-55页 |
五、做市商诚信的法律保证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7-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63-64页 |
声明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