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 第1-16页 |
·西方的语调研究 | 第7-10页 |
·语调的定义 | 第7页 |
·英国学派 | 第7-8页 |
·美国学派 | 第8-9页 |
·疑问句语调的研究 | 第9-10页 |
·汉语语调的研究 | 第10-15页 |
·汉语语调研究的理论构建 | 第10-13页 |
·汉语疑问句语调的研究 | 第13-15页 |
·疑问句语调的分类研究 | 第13-14页 |
·疑问句语调的音高模型 | 第14-1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5-16页 |
2 对疑问句语调的声学分析 | 第16-43页 |
·实验设计 | 第16-19页 |
·语料 | 第16-17页 |
·调核的确定 | 第17-18页 |
·基频数据的获得 | 第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高音点、低音点和音高范围的确定 | 第19页 |
·疑问句与陈述句的对比 | 第19-32页 |
·不带疑问结构的疑问句与陈述句的对比 | 第19-21页 |
·只带特指疑问词的疑问句与陈述句的对比 | 第21-22页 |
·只带疑问语气词的疑问句与陈述句的对比 | 第22-25页 |
·只带“吧”的疑问句与陈述句的对比 | 第22-23页 |
·只带“吗”的疑问句与陈述句的对比 | 第23-25页 |
·既带特指疑问词又带疑问语气词的疑问句与陈述句的对比 | 第25-26页 |
·既带特指疑问词又带“呢”的疑问句与陈述句的对比 | 第25页 |
·既带特指疑问词又带“啊”的疑问句与陈述句的对比 | 第25-26页 |
·反问句与陈述句的对比 | 第26-27页 |
·正反疑问句与陈述句的对比 | 第27-28页 |
·选择疑问句与陈述句的对比 | 第28-30页 |
·讨论 | 第30-32页 |
·疑问句各句型之间的对比 | 第32-43页 |
·不带疑问结构的疑问句与只带疑问语气词的疑问句的对比 | 第32-35页 |
·只带特指疑问词的疑问句与带两种疑问词的疑问句的对比 | 第35-37页 |
·反问句与不带疑问结构的疑问句的对比 | 第37-38页 |
·正反疑问句与不带疑问结构的疑问句的对比 | 第38-39页 |
·三类选择疑问句的对比 | 第39-41页 |
·讨论 | 第41-43页 |
·疑问结构的有无与语调的关系 | 第41-42页 |
·疑问标记的多寡与语调的关系 | 第42页 |
·疑问语气词与语调的关系 | 第42-43页 |
3 疑问语调的感知研究 | 第43-48页 |
·实验设计 | 第43-45页 |
·实验语料 | 第43-44页 |
·被试和感知材料 | 第44页 |
·感知实验过程 | 第44页 |
·数据处理 | 第44-4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5-47页 |
·疑问语气的对比 | 第45-46页 |
·切割掉疑问词的疑问句与原本无疑问词的疑问句的对比 | 第45页 |
·切割掉的疑问词在不同位置的疑问句的对比 | 第45-46页 |
·陈述语气的对比 | 第46-47页 |
·切割掉疑问词的疑问句与陈述句的对比 | 第46-47页 |
·切割掉的疑问词在不同位置的疑问句的对比 | 第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4 结论 | 第48-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