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学(机械设计基础理论)论文--机构学论文

实现轨迹的受控五杆机构研究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3页
 1.1 连杆机构的悠久历史和广泛应用第7页
 1.2 连杆机构研究内容第7-9页
 1.3 受控机构学的兴起与研究意义第9-11页
  1.3.1 问题的提出第9页
  1.3.2 精确实现任意给定运动的研究概况第9-10页
  1.3.3 受控机构学的兴起第10页
  1.3.4 研究受控机构学的意义第10-11页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第11-12页
  1.4.1 本文研究内容第11页
  1.4.2 本文研究意义第11-12页
 1.5 课题来源第12-13页
第二章 受控平面五杆机构的可动性第13-20页
 2.1 引言第13页
 2.2 平面五杆机构的类型第13-14页
 2.3 受控五杆机构模型建立第14-15页
 2.4 平面四杆机构的类型第15-18页
  2.4.1 平面四杆机构可装配条件和Grashof(格拉肖夫)准则第15-16页
  2.4.2 平面四杆机构几何尺寸关系及其类型第16-18页
 2.5 受控平面五杆机构的可动性第18-19页
 2.6 结论第19页
 2.7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三章 实现轨迹的受控五杆机构试验台设计第20-36页
 3.1 引言第20页
 3.2 试验台总体设计目标第20页
 3.3 试验台工作原理第20-21页
 3.4 试验台的组成第21-22页
 3.5 机械系统设计第22-27页
  3.5.1 五杆机构结构参数设计第22-25页
  3.5.2 构件材质选用第25页
  3.5.3 杆件设计第25页
  3.5.4 转动副设计第25-27页
  3.5.5 平台设计第27页
 3.6 动力系统设计第27-30页
  3.6.1 主电机的选择第27-29页
  3.6.2 补偿电机的选择第29-30页
 3.7 控制系统设计第30-32页
  3.7.1 控制系统的作用第30页
  3.7.2 控制系统分类第30页
  3.7.3 伺服系统基本要求第30-31页
  3.7.4 试验台控制原理第31-32页
  3.7.5 控制系统硬件装置第32页
 3.8 检测及传感装置设计第32-33页
  3.8.1 检测传感装置作用第32页
  3.8.2 编码盘第32页
  3.8.3 光栅位移检测装置第32-33页
 3.9 执行机构设计第33页
 3.10 本章小结第33-36页
第四章 受控五杆机构轨迹试验第36-39页
 4.1 引言第36页
 4.2 初始四杆机构轨迹试验第36-37页
 4.3 试验结果分析第37-38页
 4.4 受控五杆机构轨迹试验第38页
 4.5 结论第38-39页
第五章 实现轨迹的受控五杆机构精度第39-60页
 5.1 引言第39页
 5.2 误差基本概念第39-40页
  5.2.1 误差定义第39页
  5.2.2 误差分类第39-40页
 5.3 机构精度及机构误差第40-41页
 5.4 实现轨迹的受控五杆机构精度计算第41-52页
  5.4.1 微分法第41-43页
  5.4.2 用微分法计算受控五杆机构精度第43-49页
  5.4.3 试验台精度第49-52页
  5.4.4 结果分析第52页
 5.5 实现轨迹的受控五杆机构试验台误差来源第52-54页
  5.5.1 设计误差第52-53页
  5.5.2 制造和装配误差第53页
  5.5.3 使用误差第53页
  5.5.4 误差简化第53-54页
 5.6 实现轨迹的受控五杆机构试验台精度第54-59页
  5.6.1 机构精度研究的两类问题第54页
  5.6.2 实现轨迹的受控平面五杆机构试验台精度分析第54-57页
  5.6.3 实现轨迹的受控平面五杆机构试验台误差分配第57-59页
 5.7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和工作展望第60-62页
 6.1 全文总结第60页
 6.2 本文创新和独特之处第60-61页
 6.3 工作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致谢第65-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研究工作及发表的论文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企业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方法研究
下一篇:网络经济下审计理论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