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 | 第1-22页 |
·研究意义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制备方法及使用形式 | 第11-13页 |
·气相法 | 第11-12页 |
·液相法 | 第12页 |
·TiO_2光催化剂的使用形式 | 第12-13页 |
·纳米TiO_2的负载技术 | 第13-16页 |
·负载要求 | 第13-14页 |
·载体类型 | 第14页 |
·固定方法 | 第14-16页 |
·固定化温度 | 第16页 |
·TiO_2催化活性的影响因素及提高光催化性能的途径 | 第16-20页 |
·TiO_2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因素 | 第16-18页 |
·提高TiO_2光催化性能的途径 | 第18-20页 |
·纳米TiO_2光催化氧化反应机理 | 第20-22页 |
·TiO_2光催化反应机理 | 第20-21页 |
·光催化氧化的特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高岭石基纳米TiO_2的制备 | 第22-29页 |
·高岭石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22页 |
·实验主要用化学试剂及仪器设备 | 第22-25页 |
·化学药剂 | 第22-23页 |
·实验设备及仪器 | 第23-24页 |
·光催化反应器 | 第24-25页 |
·实验步骤 | 第25-27页 |
·反应历程 | 第27-28页 |
·实验注意事项 | 第28-29页 |
第三章 高岭石基纳米TiO_2制备的影响因素 | 第29-61页 |
·水解温度的影响 | 第29-38页 |
·制备实验 | 第29-30页 |
·降解亚甲基蓝实验 | 第30-3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1-33页 |
·降解酸性红实验 | 第33-3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4-38页 |
·干燥温度的影响 | 第38-41页 |
·制备与光催化降解实验 | 第3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8-41页 |
·煅烧温度的影响 | 第41-44页 |
·制备与光催化降解实验 | 第4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2-44页 |
·正交实验 | 第44-52页 |
·正交实验设计 | 第44-4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5-52页 |
·降解酸性红 | 第45-47页 |
·正交实验样品的TEM分析 | 第47-50页 |
·正交实验样品的红外光谱(IR)分析 | 第50-52页 |
·镀膜次数的影响 | 第52-55页 |
·制备与光催化降解实验 | 第5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2-55页 |
·矿浆浓度的影响 | 第55-56页 |
·前驱体配比的影响 | 第56-58页 |
·钛溶胶制备机理探讨 | 第58-59页 |
·小结 | 第59-61页 |
第四章 掺杂金属离子高岭石基纳米TiO_2制备初探 | 第61-73页 |
·实验步骤 | 第62页 |
·掺杂金属离子样品的表征分析 | 第62-70页 |
·XRD检测分析 | 第63-64页 |
·IR检测分析 | 第64-66页 |
·Raman检测分析 | 第66-67页 |
·XPS检测分析 | 第67-69页 |
·SEM检测分析 | 第69-70页 |
·TEM检测分析 | 第70页 |
·掺杂金属离子机理 | 第70-72页 |
·小结 | 第72-73页 |
第五章 高岭石基纳米TiO_2光催化剂降解工业废水的应用 | 第73-77页 |
·废水性质 | 第73页 |
·光催化降解实验 | 第73-75页 |
·高岭石基纳米TiO_2重复使用初探实验 | 第75页 |
·未煅烧高岭土制备高岭石基纳米TiO_2及降解研究 | 第75-76页 |
·小结 | 第76-77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附录: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