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或缩略词说明 | 第1-8页 |
摘要 | 第8-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14页 |
1 前言 | 第14-31页 |
·光抑制的研究历史 | 第14-16页 |
·植物光抑制过程中的光保护机制 | 第16-25页 |
·进化与形态适应 | 第16页 |
·光化学调节 | 第16-20页 |
·光呼吸与假环式电子传递(Mehler反应) | 第16-18页 |
·围绕PSⅡ的循环电子传递 | 第18页 |
·围绕PSⅠ的循环电子传递与叶绿体呼吸 | 第18-20页 |
·依赖叶黄素循环的热耗散 | 第20-21页 |
·活性氧清除系统 | 第21-23页 |
·状态转换 | 第23-24页 |
·D1蛋白的周转和PSⅡ活性的下调 | 第24-25页 |
·植物光合机构的光破坏 | 第25-26页 |
·PSⅠ的光抑制 | 第26-28页 |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8-31页 |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8-29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9-3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1-41页 |
·实验材料 | 第31页 |
·材料处理 | 第31页 |
·材料培养 | 第31页 |
·强光抑制处理 | 第31页 |
·实验方法 | 第31-41页 |
·总RNA的提取 | 第31-33页 |
·提取试剂的准备 | 第31-32页 |
·总RNA的提取 | 第32-33页 |
·总RNA的DNA酶Ⅰ消化 | 第33页 |
·总RNA的纯化 | 第33页 |
·银染mRNA差异显示 | 第33-35页 |
·逆转录 | 第34页 |
·PCR | 第34页 |
·PAGE及银染和显色 | 第34-35页 |
·目的片段的纯化和克隆 | 第35-39页 |
·目的片段的纯化 | 第35-36页 |
·目的片段的克隆 | 第36-38页 |
·连接 | 第36-37页 |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7页 |
·重组载体转化感受态细胞 | 第37-38页 |
·重组质粒的鉴定 | 第38-39页 |
·小量制备质粒DNA | 第38页 |
·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 | 第38-39页 |
·目的片段的序列测定与分析 | 第39页 |
·cDNA-Southern杂交检测 | 第39-41页 |
·试剂 | 第39页 |
·探针标记 | 第39-40页 |
·模板制备 | 第40页 |
·杂交 | 第40页 |
·洗膜 | 第40页 |
·检测 | 第40-4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1-74页 |
·银染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 | 第41-53页 |
·差异条带 | 第53-56页 |
·差异条带的遗传来源 | 第56页 |
·目的片段的测序及基因库同源性探测 | 第56-72页 |
·目的片段的cDNA-Southern 杂交 | 第72-74页 |
4 讨论 | 第74-80页 |
·关于银染mRNA差异显示技术 | 第74-76页 |
·银染mRNA差异显示技术筛选光抑制胁迫相关基因 | 第74-75页 |
·银染mRNA差异显示技术估计光抑制胁迫相关基因的遗传来源 | 第75页 |
·银染mRNA差异显示方法的假阳性 | 第75-76页 |
·cDNA克隆的序列同源性分析 | 第76-78页 |
·后续工作 | 第78-80页 |
5 结论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硕士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