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创新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2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10页 |
1.3 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1.3.1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1.3.2 现实意义 | 第10页 |
1.4 研究的方法 | 第10-12页 |
第2章 中国民营企业概述 | 第12-18页 |
2.1 民营企业的概念、地位及作用 | 第12-14页 |
2.1.1 民营企业的概念 | 第12-13页 |
2.1.2 民营企业的地位、作用 | 第13-14页 |
2.2 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14-16页 |
2.2.1 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 | 第14-15页 |
2.2.2 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6-18页 |
第3章 民营企业创新机制的理论体系 | 第18-28页 |
3.1 民营企业创新的理论概述 | 第18-22页 |
3.1.1 企业创新的定义 | 第18-19页 |
3.1.2 企业创新的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3.1.3 民营企业创新的重要性 | 第20-22页 |
3.2 民营企业创新机制系统的构成 | 第22-26页 |
3.2.1 创新机制的内涵 | 第22-23页 |
3.2.2 民营企业创新机制系统的组成要素 | 第23-2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4章 影响民营企业形成良性创新机制因素的分析 | 第28-39页 |
4.1 民营企业产权制度的失衡 | 第28-33页 |
4.1.1 民营企业产权制度的特征 | 第28-32页 |
4.1.2 民营企业产权制度的缺陷 | 第32-33页 |
4.2 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的不规范 | 第33-36页 |
4.2.1 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的特征 | 第33-34页 |
4.2.2 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的缺陷 | 第34-36页 |
4.3 民营企业管理模式的局限 | 第36-38页 |
4.3.1 民营企业管理模式的特征 | 第36页 |
4.3.2 家长式管理模式的缺陷 | 第36-3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5章 民营企业创新机制的构建 | 第39-60页 |
5.1 民营企业创新的动力机制构建 | 第39-49页 |
5.1.1 变革产权制度、实现制度创新 | 第39-42页 |
5.1.2 提高民营企业家的素质 | 第42-45页 |
5.1.3 建立创新激励机制 | 第45-47页 |
5.1.4 企业创新文化建设 | 第47-49页 |
5.2 民营企业创新的运行机制构建 | 第49-55页 |
5.2.1 民营企业组织结构的创新 | 第49-53页 |
5.2.2 民营企业组织形态的创新 | 第53-55页 |
5.3 民营企业创新的发展机制构建 | 第55-60页 |
5.3.1 树立“人本观念”,强化人才优势 | 第55-57页 |
5.3.2 加强信息与技术管理 | 第57-58页 |
5.3.3 拓展融资渠道,提供资金支持 | 第58-6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0页 |
结论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在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