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9页 |
引言 | 第9页 |
一、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概述 | 第9-16页 |
(一)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产生的社会根源 | 第9-12页 |
(二)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特征 | 第12-16页 |
二、 邓小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论述 | 第16-21页 |
(一) “两手抓、两手硬”的原则 | 第16-17页 |
(二) 实事求是的原则 | 第17-18页 |
(三)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 第18-19页 |
(四) 思想政治教育与物质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 第19-20页 |
(五) 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 | 第20页 |
(六) 群众性原则 | 第20-21页 |
三、 邓小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论述 | 第21-31页 |
(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 | 第21-22页 |
(二)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教育 | 第22-23页 |
(三)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 第23-25页 |
(四) 道德教育 | 第25-26页 |
(五)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纪律教育 | 第26-28页 |
(六) 艰苦创业教育 | 第28-29页 |
(七) 崇尚科学精神,反对封建迷信的教育 | 第29-31页 |
四、 邓小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论述 | 第31-39页 |
(一) 批评与自我批评 | 第31-33页 |
(二) 正面疏导 | 第33-34页 |
(三) 优化育人环境 | 第34-36页 |
(四) 注重实践 | 第36-37页 |
(五) 强调层次性 | 第37-38页 |
(六) 以身作则 | 第38-39页 |
五、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对当代学校道德教育的指导意义 | 第39-48页 |
(一) 目前我国学校道德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9-41页 |
(二)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对当代学校道德教育的指导意义 | 第41-48页 |
注释 | 第48-50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后记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