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1 概述 | 第6-11页 |
1.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6-8页 |
1.1.1 汽车冷却系统的重要作用 | 第6页 |
1.1.2 项目提出的关键原因 | 第6-7页 |
1.1.3 汽车电控冷却系统的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3 电控系统的研究内容和技术指标 | 第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9页 |
1.3.2 技术指标 | 第9页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9-11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0-11页 |
2 冷却系统对汽车性能的影响 | 第11-17页 |
2.1 概述 | 第11页 |
2.2 冷却系统水温对发动机经济性和动力性的影响 | 第11-14页 |
2.2.1 适当提高冷却水温度有利于提高发动机的经济性 | 第11-13页 |
2.2.2 适宜的冷却水温有利于发动机动力性能的提高 | 第13-14页 |
2.3 冷却水温度对发动机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的影响 | 第14-17页 |
3 电控冷却水泵的工作原理 | 第17-19页 |
3.1 电控原理 | 第17页 |
3.2 电控装置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 第17-19页 |
4 电控系统的设计 | 第19-39页 |
4.1 冷却水泵的设计 | 第19-20页 |
4.2 控制电路的设计 | 第20-34页 |
4.2.1 系统硬件设计 | 第20-31页 |
4.2.1.1 微控制器的选择 | 第21-24页 |
4.2.1.2 信号采集放大电路 | 第24-25页 |
4.2.1.3 A/D转换电路 | 第25页 |
4.2.1.4 系统监控电路 | 第25-28页 |
4.2.1.5 I/O口驱动电路 | 第28-29页 |
4.2.1.6 片外存储器扩展 | 第29-30页 |
4.2.1.7 电源电路的设计 | 第30-31页 |
4.2.2 系统软件设计 | 第31-34页 |
4.2.2.1 程序语言及地址划分 | 第31-33页 |
4.2.2.2 主程序模块 | 第33页 |
4.2.2.3 数据采集处理判断和驱动程序模块 | 第33-34页 |
4.3 系统抗干扰设计 | 第34-39页 |
4.3.1 硬件抗干扰设计 | 第34-37页 |
4.3.1.1 时钟电路抗干扰设计 | 第34-35页 |
4.3.1.2 隔离技术 | 第35页 |
4.3.1.3 主机单元抗干扰技术 | 第35-36页 |
4.3.1.4 印刷线路板的合理设计与布局 | 第36-37页 |
4.3.2 软件抗干扰设计 | 第37-39页 |
4.3.2.1 指令冗余技术 | 第37-38页 |
4.3.2.2 软件陷阱技术 | 第38-39页 |
5 试验测试 | 第39-48页 |
5.1 温度传感器的性能测试 | 第39-41页 |
5.2 温度采样及其处理电路的性能测试 | 第41-42页 |
5.3 控制系统性能测试 | 第42-43页 |
5.4 控制系统抗干扰实验 | 第43-44页 |
5.5 电控水泵工作试验 | 第44-48页 |
5.5.1 预热时间对比试验 | 第45页 |
5.5.2 不同工况下的对比试验 | 第45-48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48-51页 |
6.1 结论 | 第48-49页 |
6.2 展望 | 第49-51页 |
6.2.1 课题展望 | 第49页 |
6.2.2 冷却系统智能控制展望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英文摘要 | 第53-54页 |
附录 程序清单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