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网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通信规程、通信协议论文

面向QoS优化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跨层协议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23页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第13-17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第13-14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特点第14-15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跨层优化设计思想第15-17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20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7-18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跨层优化设计的研究现状第18-20页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贡献第20-21页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21-23页
第2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QoS优化机制研究第23-31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QoS问题描述第23-24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QoS体系分析第24-26页
     ·网络协议层与QoS体系的关系分析第24-25页
     ·QoS体系下网络协议层结构研究第25-26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跨层优化模型第26-30页
     ·跨层优化模型的设计与描述第26-28页
     ·跨层模型的分类及问题求解方法第28-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面向QoS优化的分层通信协议研究第31-55页
   ·解决网络拥塞问题的MAC协议算法研究第32-39页
     ·通信拥塞与数据冲突的问题描述第32-34页
     ·典型基于竞争的MAC协议第34-37页
     ·基于竞争窗口自适应调整机制的MAC协议研究第37-39页
   ·MAC协议算法实验仿真及结果分析第39-43页
     ·实验环境及参数第39-40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0-43页
   ·高效节能的分簇路由协议算法研究第43-51页
     ·网络能量问题描述第43-44页
     ·典型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效能分析第44-47页
     ·高效节能的LEACH改进算法第47-51页
   ·分簇路由协议实验仿真及结果分析第51-54页
     ·实验环境及参数第51-52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52-54页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4章 基于功率控制的跨层通信协议研究第55-73页
   ·功率控制机制的描述第55-58页
     ·功率控制目的与意义第55-56页
     ·功率控制算法的理论依据第56-57页
     ·功率控制对网络QoS指标的影响第57-58页
   ·典型功率控制算法分析第58-60页
   ·基于功率控制的跨层优化算法研究第60-69页
     ·协议研究的理论基础第60-62页
     ·基于功率控制的网络效能跨层优化协议第62-66页
     ·异步周期唤醒/睡眠交错调度机制第66-67页
     ·基于功率控制的网络效能均衡优化机制第67-69页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第69-72页
     ·实验环境及参数第69-70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70-72页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5章 基于网络效能最大化模型的WSN跨层协议研究第73-95页
   ·网络效能最大化模型描述第73-76页
     ·网络效能最大化模型的提出第73-74页
     ·效能目标函数对网络QoS的支持机制第74页
     ·网络效能最大化模型的构建与分析第74-75页
     ·网络优化分解(OD)问题第75-76页
   ·网络效能最大化模型的相关研究成果第76-77页
   ·基于网络效能最大化(NUM)的跨层协议算法第77-89页
     ·基于网络效能最大化(NUM)的跨层协议主体框架第77-79页
     ·网络效能最大化模型的算法理论分析第79-83页
     ·网络能量平衡效能最大化问题的约束条件第83-86页
     ·基于拉格朗日对偶分解的优化方法第86-89页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第89-93页
     ·实验环境及参数第89-90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90-93页
   ·本章小结第93-95页
第6章 基于多节点协作的数据传输机制研究第95-113页
   ·数据传输问题描述第95-97页
     ·数据可靠传输第95-96页
     ·可靠数据传输方案第96-97页
   ·可靠数据传输的典型算法第97-99页
   ·基于节点协作的多路径传输算法第99-108页
     ·理论基础及前提条件分析第99-100页
     ·协作节点簇的建立第100-104页
     ·基于多节点协作的数据发送与接收机制第104-105页
     ·基于节点协作的异步竞争转发机制第105页
     ·数据融合机制第105-108页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第108-111页
     ·实验环境及参数第108-109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109-111页
   ·本章小结第111-113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113-115页
   ·总结第113-114页
   ·展望第114-115页
参考文献第115-127页
致谢第127-129页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第129-133页
作者个人简介第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LMI技术的含输入饱和系统的研究
下一篇:脉冲控制理论在混沌抑制与同步中的若干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