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导言 | 第10页 |
第一章 侦查监督之基础理论 | 第10-19页 |
第一节 侦查与侦查权之概念 | 第10-11页 |
第二节 侦查监督之法理基础 | 第11-15页 |
一、分权制衡理论 | 第11-12页 |
二、法治理论 | 第12-13页 |
三、程序正义理论 | 第13-15页 |
第三节 加强侦查权监督与制约之必要性 | 第15-19页 |
一、侦查主体自主强制权能受制有限 | 第15-16页 |
二、强制侦查相对人权利受限严重 | 第16-18页 |
三、未决羁押替代措施缺失致羁押常态化 | 第18-19页 |
第二章 侦查权既有监督制约机制评析 | 第19-30页 |
第一节 侦查机关内部监督制约 | 第19-21页 |
一、督察机构监督 | 第19-20页 |
二、上下级监督 | 第20页 |
三、侦查机关内部监督存在问题分析 | 第20-21页 |
第二节 侦查机关的外部监督制约机制 | 第21-30页 |
一、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侦查机关的监督制约 | 第21-23页 |
二、法院对侦查机关的监督制约 | 第23-25页 |
三、律师的监督制约 | 第25-28页 |
四、检察机关的监督制约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加强检察机关侦查监督职能之合理性 | 第30-40页 |
第一节 关于法院监督制约之困惑 | 第31-33页 |
一、关于移植司法令状主义的困惑 | 第31-33页 |
二、完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任重道远” | 第33页 |
第二节 关于律师监督制约之困惑 | 第33-36页 |
第三节 检察机关侦查监督职能之理论基础 | 第36-39页 |
一、关于司法令状 | 第36-37页 |
二、关于检察官客观义务 | 第37-38页 |
三、关于诉讼经济理论 | 第38-39页 |
第四节 检察机关侦查监督主体地位之结构合理性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强化检察机关侦查监督职能之具体构建 | 第40-48页 |
第一节 加强立案监督 | 第41-43页 |
一、完善检察机关的立案监督——建立与完善信息平台 | 第41-43页 |
二、完善检察机关立案监督的后续措施 | 第43页 |
第二节 赋予检察机关对“行政性羁押”决定的审查权 | 第43-45页 |
第三节 加强对未决羁押之监督与管理 | 第45-46页 |
一、依比例原则强化对未决羁押理由的审查 | 第45-46页 |
二、加强对羁押场所之管理 | 第46页 |
第四节 赋予检察机关对侦查人员工作实绩进行考核的权力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0-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