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32页 |
·型钢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及研究概况 | 第14-18页 |
·型钢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 第14-16页 |
·型钢混凝土结构的研究和应用概况 | 第16-18页 |
·轻骨料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及研究概况 | 第18-22页 |
·轻骨料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 第18-20页 |
·轻骨料混凝土结构的研究与应用概况 | 第20-22页 |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第22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22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22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 第22-24页 |
·研究目的 | 第22-23页 |
·研究内容 | 第23页 |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32页 |
第2章 轻骨料混凝土梁承载力、刚度与裂缝的研究 | 第32-64页 |
·概述 | 第32页 |
·轻骨料混凝土材料的强度指标及其统计参数 | 第32-39页 |
·轻骨料混凝土材料强度的实测平均值 | 第32-34页 |
·轻骨料混凝土材料强度的变异系数 | 第34-37页 |
·轻骨料混凝土材料强度的标准值 | 第37-38页 |
·轻骨料混凝土材料强度的κ_(f_c)、κ_(f_t) | 第38页 |
·轻骨料混凝土的强度指标和统计参数的应用 | 第38-39页 |
·轻骨料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的研究 | 第39-43页 |
·应力-应变曲线特征的分析 | 第39-42页 |
·轻骨料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 | 第42页 |
·轻骨料混凝土的矩形应力图系数α_1、β_1 | 第42-43页 |
·轻骨料混凝土梁正截面承载力、裂缝及刚度的研究 | 第43-49页 |
·试验介绍 | 第43-46页 |
·轻骨料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研究 | 第46-47页 |
·轻骨料混凝土梁刚度的研究 | 第47-48页 |
·轻骨料混凝土梁裂缝宽度的研究 | 第48-49页 |
·轻骨料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研究 | 第49-54页 |
·集中荷载作用下轻骨料混凝土梁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的模型 | 第49-50页 |
·可靠度的计算与分析 | 第50-54页 |
·轻骨料混凝土梁最小配筋率的研究 | 第54-60页 |
·受剪时的最小配箍率ρ_(sv,min)~V | 第55-56页 |
·纯扭时的最小配箍率ρ_(sv,min)~T | 第56页 |
·剪扭构件的最小配箍率ρ_(sv,min)~(VT) | 第56-59页 |
·剪扭构件受扭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ρ_(tl,min)~(VT)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第3章 型钢轻骨料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 | 第64-76页 |
·概述 | 第64页 |
·试验方案设计 | 第64-69页 |
·试验目的 | 第64页 |
·试件设计与制作 | 第64-68页 |
·加载装置与加载制度 | 第68-69页 |
·测量方案与数据采集 | 第69页 |
·试验过程 | 第69-70页 |
·弹性阶段 | 第69-70页 |
·弹塑性阶段 | 第70页 |
·破坏阶段 | 第70页 |
·试验结果 | 第70-74页 |
·试验梁的特征荷载和破坏形态 | 第70-72页 |
·试验梁的荷载—挠度曲线 | 第72-73页 |
·应变沿截面高度的分布规律 | 第73-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6页 |
第4章 型钢轻骨料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分析 | 第76-90页 |
·型钢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理论概述 | 第76页 |
·我国现行标准计算方法的比较 | 第76-82页 |
·《钢骨规程》的计算理论 | 第77页 |
·《型钢规程》的计算理论 | 第77-78页 |
·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78-79页 |
·工程实例的对比分析 | 第79-80页 |
·比较结果及建议 | 第80-82页 |
·型钢轻骨料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分析 | 第82-87页 |
·《钢骨规程》的计算结果 | 第82-83页 |
·本文建议的计算方法一 | 第83页 |
·本文建议的计算方法二 | 第83-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0页 |
第5章 型钢轻骨料混凝土梁受剪性能试验 | 第90-101页 |
·概述 | 第90页 |
·试验方案设计 | 第90-93页 |
·试验目的 | 第90页 |
·试件设计与制作 | 第90-92页 |
·加载装置与加载制度 | 第92-93页 |
·测量方案与数据采集 | 第93页 |
·试验过程 | 第93页 |
·试验结果 | 第93-100页 |
·试件的特征荷载和破坏形态 | 第93-98页 |
·试验梁的荷载—挠度曲线 | 第98-100页 |
·本章小结 | 第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1页 |
第6章 型钢轻骨料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分析 | 第101-115页 |
·型钢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理论概述 | 第101页 |
·我国现行标准计算方法的比较 | 第101-110页 |
·两部规程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 | 第101页 |
·两部规程计算公式的区别 | 第101-103页 |
·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103-105页 |
·可靠度的计算与分析 | 第105-109页 |
·比较结果 | 第109-110页 |
·型钢轻骨料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分析 | 第110-1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12-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15页 |
第7章 型钢轻骨料混凝土梁挠度与裂缝宽度的分析 | 第115-130页 |
·挠度分析 | 第115-121页 |
·型钢混凝土梁截面刚度计算方法概述 | 第115-118页 |
·型钢轻骨料混凝土梁挠度的计算与分析 | 第118-121页 |
·裂缝宽度分析 | 第121-128页 |
·型钢混凝土梁裂缝宽度计算方法概述 | 第121-124页 |
·型钢轻骨料混凝土梁裂缝宽度的计算与分析 | 第124-128页 |
·本章小结 | 第128页 |
参考文献 | 第128-130页 |
第8章 型钢混凝土梁非线性有限元程序编制 | 第130-160页 |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程序编制基础 | 第130-144页 |
·非线性问题及解法 | 第130-132页 |
·材料的本构关系 | 第132-144页 |
·非线性有限元程序的开发 | 第144-157页 |
·本文数值模拟处理 | 第144-145页 |
·数值模拟分析过程 | 第145-157页 |
参考文献 | 第157-160页 |
第9章 型钢轻骨料混凝土梁有限元数值模拟与分析 | 第160-182页 |
·正截面受力性能的有限元模拟计算与分析 | 第160-168页 |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160页 |
·有限元模型相关参数的选取 | 第160-161页 |
·有限元模拟分析 | 第161-168页 |
·斜截面受力性能的有限元模拟计算与分析 | 第168-180页 |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168页 |
·有限元模型相关参数的选取 | 第168-169页 |
·有限元模拟分析 | 第169-180页 |
·本章小结 | 第180-181页 |
参考文献 | 第181-182页 |
第10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与建议 | 第182-185页 |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第182-183页 |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和建议 | 第183-185页 |
致谢 | 第185-186页 |
附录 | 第186-188页 |
附录一: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 | 第186-187页 |
附录二:攻读博士期间参编的标准和教材 | 第187-188页 |
附录三: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88页 |
附录四: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奖励 | 第1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