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36页 |
·土木工程结构耗能减振装置的研究与应用 | 第10-14页 |
·粘滞耗能器 | 第10-11页 |
·粘弹性耗能器 | 第11页 |
·摩擦耗能器 | 第11-12页 |
·金属屈服耗能器 | 第12页 |
·调谐质量阻尼器(TMD)和调谐液动阻尼器(TLD) | 第12-13页 |
·主动控制 | 第13页 |
·半主动控制 | 第13页 |
·混合控制 | 第13-14页 |
·偏心支撑结构的耗能梁段 | 第14页 |
·土木工程中常用耗能器的综合比较 | 第14页 |
·偏心支撑框架结构体系产生的背景 | 第14-17页 |
·偏心支撑框架结构体系的性能 | 第17-19页 |
·偏心支撑框架结构体系的强度和刚度 | 第17-18页 |
·耗能梁段的内力分布 | 第18页 |
·偏心支撑结构体系的耗能机构 | 第18-19页 |
·偏心支撑钢框架体系的研究状况 | 第19-32页 |
·偏心支撑钢框架体系(EBF)国外研究状况 | 第19-27页 |
·偏心支撑钢框架体系(EBF)国内研究状况 | 第27-30页 |
·偏心支撑结构体系研究不足之处 | 第30-32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32-36页 |
2. 偏心支撑钢框架体系(EBF)的试验研究 | 第36-86页 |
·偏心支撑结构的试验方案设计 | 第36-55页 |
·计算榀EBF结构的梁柱截面尺寸选择 | 第36-37页 |
·试验试件的设计 | 第37-54页 |
·试件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 第54页 |
·本试验方案中单榀两层偏心支撑钢框架的极限承载力的近似计算 | 第54-55页 |
·加荷方式及试验装置 | 第55-58页 |
·测试内容及测点布置 | 第56-58页 |
·材性试验 | 第58-62页 |
·钢材母材试样描述 | 第58-60页 |
·单向拉伸材性试验结果 | 第60页 |
·连接接触面的抗滑移系数试验 | 第60-62页 |
·摩擦型耗能器的起始滑动摩擦力试验 | 第62-64页 |
·M20摩擦型高强螺栓的扭矩系数试验 | 第62页 |
·测定摩擦型耗能器起始滑动摩擦力的试验装置 | 第62-63页 |
·摩擦型耗能器的起始滑动摩擦力试验结果 | 第63-64页 |
·偏心支撑结构体系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性能试验研究 | 第64-77页 |
·试验目的 | 第64页 |
·试验步骤 | 第64页 |
·试件初始缺陷 | 第64-67页 |
·试验现象 | 第67-77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77-84页 |
·柱顶的P-Δ滞回性能 | 第79-80页 |
·顶层耗能梁段的P-θ滞回曲线 | 第80-82页 |
·骨架曲线 | 第82页 |
·刚度退化曲线 | 第82-83页 |
·试验误差原因 | 第83-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3. 偏心支撑结构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第86-124页 |
·非线性有限元理论基础 | 第86-98页 |
·有限变形的U.L.格式 | 第86-90页 |
·弹塑性强化本构关系 | 第90-94页 |
·接触问题 | 第94-98页 |
·ANSYS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98-103页 |
·单元类型 | 第99-100页 |
·材料特性 | 第100页 |
·摩擦耗能器的模拟 | 第100-101页 |
·单元网格划分 | 第101-102页 |
·求解设定 | 第102-103页 |
·破坏准则 | 第103页 |
·有助于计算收敛的分析技巧 | 第103页 |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第103-120页 |
·D-G1试件 | 第104-108页 |
·D-G2试件 | 第108-112页 |
·D-G3试件 | 第112-117页 |
·三榀试件受力性能的综合比较 | 第117-120页 |
·本章小结 | 第120-124页 |
4. 试验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的比较 | 第124-134页 |
·试验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比较 | 第124-125页 |
·循环加载方式下的P-Δ滞回曲线对比 | 第125-127页 |
·循环加载方式下耗能梁段的P-θ滞回曲线对比 | 第127-129页 |
·骨架曲线对比 | 第129-130页 |
·刚度退化曲线对比 | 第130-131页 |
·有限元分析结果和试验结果的误差分析 | 第131页 |
·本章小结 | 第131-134页 |
5. 各种参数对两种新型偏心支撑结构的影响 | 第134-164页 |
·新型改进加盖板方案用于单斜杆偏心支撑结构的剪切型耗能梁段与柱连接节点研究 | 第134-154页 |
·A段盖板厚度的影响 | 第134-137页 |
·A段梁柱连接板(A段腹板)厚度的影响 | 第137-140页 |
·A段盖板、连接板厚度的共同影响 | 第140-144页 |
·A段增设加劲肋的影响 | 第144-147页 |
·耗能梁段长度和A段长度共同改变的影响 | 第147-150页 |
·一层非耗能梁段采取加强措施的影响 | 第150-154页 |
·单斜杆耗能器偏心支撑结构 | 第154-161页 |
·耗能器刚度的影响 | 第154-157页 |
·一层非耗能梁段C段处采取加强措施的影响 | 第157-161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164页 |
6.结论和建议 | 第164-184页 |
·结论 | 第164-168页 |
·设计和施工建议 | 第168-170页 |
·尚待研究的问题 | 第170-184页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第184-187页 |
致谢 | 第1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