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劳动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劳动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农民工的就业态度及其社会影响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绪论第9-12页
   ·问题的提出第9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相关概念界定第10页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0-12页
2 理论综述第12-18页
   ·相关问题国外研究述评第12-13页
   ·农民工问题国内研究述评第13-15页
   ·农民工政策的演进第15-18页
3 我国农民工的就业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第18-29页
   ·农民工的基本就业状况第18-23页
     ·就业规模第18页
     ·输出、输入地特征第18-19页
     ·就业类型及就业领域第19-20页
     ·求职途径、及流动特点第20-21页
     ·收入与支出第21-22页
     ·工作稳定性第22-23页
   ·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3-29页
     ·农民工的就业方面第23-25页
     ·社会保障供给严重缺失第25页
     ·婚姻家庭方面第25-27页
     ·农民工犯罪问题第27-29页
4 农民工的就业态度及其社会影响分析第29-51页
   ·有关态度的理论第29-30页
     ·态度概念第29页
     ·态度形成的影响因素第29页
     ·态度的社会作用第29-30页
   ·农民工的就业心态分析第30-35页
     ·向上流动、积极改变的心态第30-32页
     ·过客心理、淡漠的心态第32-34页
     ·不满和仇视、反社会的心态第34-35页
   ·影响农民工就业态度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第35-46页
     ·微观层面第36-42页
     ·宏观层面第42-46页
   ·农民工就业态度对社会的影响分析第46-51页
     ·对城市社会的影响第46-47页
     ·对农村社会的影响第47-51页
5 对策和构想第51-61页
   ·改善农民工的就业状态第51-54页
     ·就业制度环境方面第51-52页
     ·就业结构方面第52-53页
     ·就业能力第53-54页
     ·就业保障第54页
   ·减少农民工与市民的社会距离、增强其城市适应和社会融入第54-57页
     ·减少农民工与市民的社会距离、增强其城市融入意识的认识第54-56页
     ·减少农民工与市民的社会距离、增强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和社会融入第56-57页
   ·优化选择、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水平第57-61页
     ·家庭层面—充分衡量,做好决策第58-59页
     ·农民工个体角度—强化素质,提升自身人力资本第59-61页
致谢第61-62页
引文索引第62-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硕士在读期间的学术成果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BP神经网络的西安市房地产预警系统研究
下一篇:西安市商品住宅套型发展状况分析及需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