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务传统设备数字化监控信息系统设计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1页 |
·机务传统设备数字化监控信息系统简介 | 第11-13页 |
·本课题研究成果的科学、经济价值 | 第13页 |
·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系统总体设计 | 第15-35页 |
·系统设计要求 | 第15-20页 |
·机务传统设备数字化监控的提出 | 第15页 |
·设备分布及工作现状 | 第15-17页 |
·系统设计要求 | 第17-20页 |
·系统硬件架构 | 第20-26页 |
·对机务段已有公共网络的利用或改造设计 | 第20-21页 |
·网络拓扑技术与数据交换技术 | 第21-22页 |
·数据采集与传输方案 | 第22-25页 |
·通用数据采集器与传输控制器 | 第25-26页 |
·对已有服务器的利用和配置 | 第26页 |
·系统软件架构 | 第26-31页 |
·操作系统的选型 | 第26-27页 |
·软件开发工具的选择 | 第27-28页 |
·数据库的选择与建立 | 第28-31页 |
·串行通讯与以太网互连模型 | 第31-35页 |
·模型一 | 第31-33页 |
·模型二 | 第33-34页 |
·模型三 | 第34-35页 |
第三章 现场数据采集装置设计 | 第35-56页 |
·设计要求 | 第35-36页 |
·装置的基本功能 | 第35-36页 |
·装置的设计原则 | 第36页 |
·系统结构 | 第36-37页 |
·各种设备采集站的构成 | 第37-44页 |
·硬件改造 | 第37-39页 |
·软件编制 | 第39-44页 |
·软硬件抗干扰 | 第44-49页 |
·硬件抗干扰 | 第45-46页 |
·软件抗干扰 | 第46-49页 |
·数据人工输入系统 | 第49-56页 |
·便携式记录仪输入 | 第49-54页 |
·监控机直接录入 | 第54-56页 |
第四章 以太网通信设计 | 第56-80页 |
·网络需求分析 | 第56-57页 |
·控制网络数据通信的实现 | 第57-61页 |
·基于现场总线的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 | 第58-59页 |
·基于混合网络的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 | 第59-60页 |
·基于以太网的数据采集系统 | 第60-61页 |
·嵌入式以太网的实现 | 第61-68页 |
·串行通信协议 | 第63-65页 |
·以太测控网关ADAM4570简介 | 第65-68页 |
·控制网络通信软件的设计 | 第68-80页 |
·以太网数据网关设置 | 第68-70页 |
·数据传输 | 第70-74页 |
·数据转换 | 第74-80页 |
第五章 数据库设计 | 第80-84页 |
·数据库的建立 | 第80-81页 |
·数据转存和导入 | 第80-81页 |
·开放性和扩展性 | 第81页 |
·数据库的优化 | 第81-84页 |
·采用存储过程 | 第81页 |
·建立索引字段 | 第81-82页 |
·索引维护 | 第82页 |
·触发器 | 第82页 |
·SQL语句调整 | 第82-84页 |
第六章 检修部件检测数据传输与分析 | 第84-105页 |
·系统需求及设计原则 | 第84-86页 |
·系统需求的确定 | 第84-85页 |
·系统设计原则 | 第85-86页 |
·信息网络远程数据访问的实现 | 第86-91页 |
·远程数据库访问技术 | 第86-89页 |
·信息网络通信程序的实现 | 第89-91页 |
·监控机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91-103页 |
·用户信息管理 | 第95-97页 |
·开放式标准设定 | 第97-98页 |
·数据分析 | 第98-102页 |
·分析记录查询 | 第102-103页 |
·系统出错处理设计 | 第103-105页 |
·出错信息 | 第103-104页 |
·补救措施 | 第104-105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105-108页 |
·系统目标与运行情况 | 第105页 |
·系统扩展 | 第105-106页 |
·结论 | 第106-108页 |
致谢 | 第108-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