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对青枯病抗性与酶活性关系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引言 | 第12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植物细菌性青枯病研究概况 | 第12-14页 |
·青枯菌的分类地位 | 第13页 |
·致病性研究机理 | 第13页 |
·抗病机理 | 第13-14页 |
·番茄抗青枯病遗传研究 | 第14-15页 |
·番茄青枯病的防治 | 第15-17页 |
·化学防治 | 第15页 |
·生物防治 | 第15页 |
·内生菌的运用 | 第15-16页 |
·无致病力青枯菌的利用 | 第16页 |
·生物制剂的运用 | 第16-17页 |
·真菌的运用 | 第17页 |
·其他防治途径 | 第17页 |
·酶活性和植物抗病性的关系 | 第17-18页 |
2 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19-26页 |
·试验材料 | 第19-20页 |
·供试菌株 | 第19页 |
·供试培养基 | 第19页 |
·供试番茄材料 | 第19-20页 |
·试验仪器与试剂 | 第20-21页 |
·主要试验仪器与器具 | 第20页 |
·主要试验试剂 | 第20-21页 |
·试验方法 | 第21-23页 |
·病菌分离、保存与增殖 | 第21页 |
·常规致病性测定 | 第21页 |
·番茄对青枯病的抗病性鉴定 | 第21页 |
·苗期抗病性鉴定 | 第21-22页 |
·成株期抗病性鉴定 | 第22-23页 |
·番茄杭青枯病的生理生化机制 | 第23-25页 |
·酶活性测定 | 第23页 |
·过氧化物酶(POD)的提取及活性测定 | 第23-24页 |
·多酚氧化酶(PPO)的提取及活力测定 | 第24页 |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提取及活性测定 | 第24页 |
·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提取及活性测定 | 第24-25页 |
·过氧化氢酶(CAT)的提取及活性测定 | 第25页 |
·同工酶电泳 | 第25-26页 |
·POD同工酶电泳 | 第26页 |
·PPO同工酶电泳 | 第26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6-36页 |
·番茄对青枯病的抗病性鉴定 | 第26-28页 |
·苗期抗病性鉴定 | 第26-27页 |
·成株期抗病性鉴定 | 第27-28页 |
·番茄杭青枯病的生理生化机制 | 第28-34页 |
·PAL酶活性的测定结果 | 第28-29页 |
·PPO酶活性的测定结果 | 第29-30页 |
·POD酶活性的测定结果 | 第30-31页 |
·SOD酶活性的测定结果 | 第31-33页 |
·CAT酶活性的测定结果 | 第33-34页 |
·同工酶变化 | 第34-36页 |
·POD同工酶变化 | 第34-35页 |
·POD同工酶变化 | 第35-36页 |
5 讨论 | 第36-38页 |
·青枯菌致病性的测定 | 第36页 |
·番茄品种(材料)苗期抗病性鉴定 | 第36-37页 |
·酶活性与抗病性的关系 | 第37页 |
·POD和PPO同工酶与抗性的关系 | 第37-38页 |
6 结论 | 第38-40页 |
·致病性测定 | 第38页 |
·不同番茄品种(系)苗期抗病性鉴定 | 第38页 |
·不同番茄品种(系)成株期抗病性鉴定 | 第38页 |
·番茄苗期接种青枯菌后防御酶活性的变化 | 第38页 |
·同工酶的变化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6页 |
附图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