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材料的形态学和RAPD分析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 前言 | 第10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辣椒资源的分类 | 第10-12页 |
·辣椒的起源和植物学分类 | 第10-11页 |
·辣椒的园艺学分类 | 第11-12页 |
·辣椒分类方法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形态学方法 | 第12页 |
·花粉学方法 | 第12-13页 |
·细胞学方法 | 第13页 |
·生化标记方法 | 第13-14页 |
·分子标记方法 | 第14-15页 |
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4. 材料和方法 | 第16-20页 |
·材料 | 第16页 |
·形态学形状调查 | 第16-17页 |
·RAPD分子标记操作 | 第17-20页 |
·DNA提取 | 第17-18页 |
·DNA纯度及含量测定 | 第18页 |
·PCR扩增 | 第18-19页 |
·RAPD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第19-20页 |
5. 结果与分析 | 第20-30页 |
·辣椒材料的形态学分析 | 第20-22页 |
·DNA提取效果 | 第22-24页 |
·DNA电泳检测 | 第22-23页 |
·DNA浓度及纯度检测 | 第23-24页 |
·RAPD分析 | 第24-30页 |
·RAPD扩增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24-25页 |
·RAPD扩增引物的筛选 | 第25-26页 |
·RAPD的扩增结果及引物多态性分析 | 第26-28页 |
·聚类分析 | 第28-30页 |
6. 讨论 | 第30-36页 |
·DNA提取 | 第30-32页 |
·RAPD反应体系的建立 | 第32-33页 |
·Mg~(2+)浓度 | 第32页 |
·dNTP浓度和引物浓度 | 第32页 |
·Taq酶浓度 | 第32-33页 |
·模板DNA的含量 | 第33页 |
·RAPD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 第33-34页 |
·形态学聚类分析 | 第34页 |
·RAPD聚类分析 | 第34-35页 |
·两种标记的比较 | 第35-36页 |
7. 结论 | 第36-38页 |
附表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