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5页 |
1 引言 | 第15-44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5-18页 |
·甲烷气体的温室效应作用 | 第15-16页 |
·气候变暖对作物的影响 | 第16页 |
·气候变暖对物种的影响 | 第16-17页 |
·气候变暖对政治的影响 | 第17页 |
·气候变暖对国民建设的影响 | 第17页 |
·气候变暖对经济的影响 | 第17-18页 |
·国内外反刍动物瘤胃甲烷排放的研究进展 | 第18-33页 |
·瘤胃甲烷菌合成甲烷的机制 | 第18-20页 |
·瘤胃甲烷菌概况 | 第20-22页 |
·瘤胃甲烷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 第22-30页 |
·瘤胃甲烷产生的调控措施的研究进展 | 第30-33页 |
·SF_6示踪技术概况 | 第33-35页 |
·SF_6气体性质 | 第33-34页 |
·SF_6示踪技术应用原理 | 第34页 |
·SF_6示踪技术特点 | 第34页 |
·SF_6示踪技术应用的假设条件 | 第34-35页 |
·绒山羊 | 第35-38页 |
·绒山羊生理特性 | 第35-36页 |
·绒山羊消化特性 | 第36-38页 |
·瘤胃微生物的研究方法 | 第38-41页 |
·稀释平板记数法 | 第38页 |
·最大或然数法 | 第38页 |
·点杂交和狭线杂交 | 第38页 |
·核糖体RNA/DNA | 第38-39页 |
·变性(或温度)梯度凝胶电泳 | 第39页 |
·特有基因技术 | 第39页 |
·定量PCR | 第39页 |
·瘤胃微生物测定手段的发展历程 | 第39-40页 |
·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甲烷菌的进展 | 第40-41页 |
·立题依据 | 第41-43页 |
·研究思路 | 第43-44页 |
2 试验研究 | 第44-122页 |
·甲烷产生量估测模型的建立 | 第44-6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6-5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5-67页 |
·小结 | 第67-68页 |
·对体外法建立甲烷产生量估测模型的验证 | 第68-8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9-75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75-79页 |
·小结 | 第79-80页 |
·不同放牧期内蒙古白绒山羊瘤胃甲烷产生量的测定及一些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80-122页 |
·不同放牧期内蒙古白绒山羊的采食量和采食牧草植物学组成的测定 | 第80-87页 |
·不同放牧期内蒙古白绒山羊的甲烷产生量的测定 | 第87-90页 |
·不同放牧期牧草营养成分及其消化率的动态变化对甲烷产生量的影响 | 第90-95页 |
·不同放牧期及舍饲条件下内蒙古白绒山羊瘤胃发酵指标动态变化对甲烷产生量的影响 | 第95-105页 |
·不同放牧期内蒙古白绒山羊瘤胃甲烷菌多态性对瘤胃甲烷产生量的影响 | 第105-115页 |
·不同放牧期及舍饲条件下内蒙古白绒山羊瘤胃甲烷菌相对数量对甲烷产生量的影响 | 第115-122页 |
3 论文总体讨论与结论 | 第122-131页 |
·论文总体讨论 | 第122-129页 |
·内蒙古白绒山羊甲烷产生量估测模型的建立 | 第122-127页 |
·内蒙古白绒山羊不同放牧期瘤胃甲烷产生量差异性分析 | 第127-129页 |
·论文总体结论 | 第129-130页 |
·本研究的创新性 | 第130页 |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第130-131页 |
致谢 | 第131-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133-148页 |
附录 | 第148-153页 |
作者简介 | 第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