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大气科学(气象学)论文--气象基本要素、大气现象论文--水汽、凝结和降水论文--降水论文

内蒙古地区空中水资源时空分布及卫星监测方法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1 引言第9-19页
   ·研究的目的意义第9-13页
   ·研究现状分析第13-17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7-19页
2 资料和方法第19-31页
   ·研究中使用的资料第19-24页
     ·常规探空资料第19页
     ·降水资料第19-20页
     ·ISCCP资料第20页
     ·内蒙古中部地区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第20页
     ·历史天气图资料第20-21页
     ·气候因子资料第21-22页
     ·MODIS监测资料第22-24页
   ·研究方法第24-31页
     ·趋势分析方法第24页
     ·可降水量的计算方法第24页
     ·降水效率的计算方法第24-25页
     ·GPS探测可降水量原理第25-26页
     ·地面露点计算大气可降水量原理第26-27页
     ·近红外晴空大气及云顶向上大气可降水量算法原理第27页
     ·微波辐射仪探测云液态水原理第27-28页
     ·MODIS云液态水含量算法原理第28页
     ·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算法原理第28-30页
     ·大气气溶胶类型算法简介第30-31页
3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31-95页
   ·可降水量的分布及变化趋势第31-34页
     ·可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第31-33页
     ·降水效率第33-34页
   ·内蒙古地区降水的时空分布及变化趋势第34-45页
     ·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第35页
     ·降水的年变化第35-36页
     ·降水的年际分布第36页
     ·降水的变化趋势第36-37页
     ·面雨量同各云量参数的相关关系第37-38页
     ·内蒙古中部地区降水情况第38-45页
   ·内蒙古地区云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第45-60页
     ·云量参数的年变化第45-51页
     ·19种云量参数的季节分布第51页
     ·19种云量参数的空间分布第51-53页
     ·19个云量参数19年的变化趋势第53-60页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3~8月降水云的分析第60-65页
     ·春夏季内蒙古中部降水云层地理分布情况第61-64页
     ·1971至2003年内蒙古中部春夏季节降水云层与降水强度的关系第64-65页
   ·气候因子的分布、变化趋势及同降水、云量、可降水量的关系第65-71页
     ·气候因子的年变化情况第65-68页
     ·气候因子的多年变化趋势第68-70页
     ·气候因子跟面雨量、云量参数、可降水量的关系第70-71页
   ·利用地面露点资料计算大气可降水量模型建立第71-76页
   ·MODIS近红外通道晴空大气及云顶向上大气可降水量检验第76-78页
     ·对比检验第76-78页
     ·结论第78页
   ·MODIS卫星近红外大气可降水量算法模型建立第78-81页
   ·热红外通道晴空大气可降水量大气廓线产品检验、比较第81-86页
     ·大气廓线产品算法简介第82页
     ·对比检验第82-85页
     ·结论第85-86页
   ·云顶特征产品的检验、比较第86-89页
     ·云顶特征产品的检验、比较第86-87页
     ·对比检验第87-89页
     ·结论第89页
   ·云水含量的检验及订正第89-91页
     ·对比检验第90-91页
     ·结论第91页
   ·MODIS卫星气溶胶观测第91-95页
     ·目前MODIS气溶胶产品反演算法更新情况第91-92页
     ·对比检验第92页
     ·原因分析第92-93页
     ·结论第93-95页
4 总结第95-99页
   ·内蒙古地区可降水量的分布、变化趋势及降水效率第95页
   ·内蒙古地区降水时空分布、变化趋势及同云的关系第95页
   ·内蒙古地区云量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趋势第95-96页
     ·内蒙古地区云量的时空分布第95-96页
     ·19个云量参数的变化趋势第96页
     ·内蒙古中部地区春夏季降水云的分布第96页
   ·气候因子同云量、雨量、可降水量的关系第96-97页
   ·利用地面湿度参量计算内蒙古地区大气可降水量经验模型的建立第97页
   ·近红外大气可降水量观测模型的建立第97页
   ·热红外通道晴空大气廓线产品检验、比较第97页
   ·云顶特征产品的检验、比较第97-98页
   ·云液水含量产品的检验、比较第98页
   ·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和气溶胶类型的分析第98-99页
致谢第99-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04页
作者简介第104-105页
附录第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滦河内蒙段径流变化规律分析预测及流域水资源模拟评价研究
下一篇:内蒙古白绒山羊甲烷产生量估测模型的建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