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碎石层刚度控制指标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0-14页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2-14页 |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材料分析 | 第15-27页 |
·水泥稳定碎石的宏观结构分析 | 第15-16页 |
·密实悬浮结构 | 第15-16页 |
·骨架空隙结构 | 第16页 |
·骨架密实结构 | 第16页 |
·水泥稳定碎石的强度形成机理 | 第16-19页 |
·集料影响强度分析 | 第17页 |
·水泥影响强度分析 | 第17-18页 |
·水泥稳定碎石强度形成微观分析 | 第18-19页 |
·水泥稳定碎石强度分析 | 第19-23页 |
·水泥稳定碎石强度影响因素 | 第19-20页 |
·水泥稳定碎石强度增长预估模型介绍 | 第20-21页 |
·水泥稳定碎石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 第21-23页 |
·水泥稳定碎石层的特性 | 第23-26页 |
·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特点 | 第23-24页 |
·水泥稳定碎石物理力学特性 | 第24-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水泥稳定碎石层模量和弯沉分析 | 第27-55页 |
·水泥稳定碎石结构层现场实测模量 | 第27-35页 |
·水泥稳定碎石结构层实测回弹模量方法 | 第27-29页 |
·龄期对水泥稳定碎石结构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的影响 | 第29-33页 |
·级配对结构层模量的影响 | 第33-35页 |
·由不同龄期下实测模量计算的结构层的计算弯沉值 | 第35-47页 |
·水泥稳定碎石结构层回弹模量计算 | 第35-40页 |
·基于 BISAR 对计算弯沉值的计算 | 第40-43页 |
·不同龄期下计算弯沉值变化规律 | 第43-47页 |
·计算弯沉值与实测弯沉值的对比 | 第47-53页 |
·不同龄期下现场实测弯沉值变化规律 | 第47-51页 |
·计算弯沉值与实测弯沉值的关系对比分析 | 第51-53页 |
·小结 | 第53-55页 |
第四章 水泥稳定碎石层施工质量控制研究 | 第55-67页 |
·原材料技术要求 | 第55-57页 |
·水泥要求 | 第55-56页 |
·集料要求 | 第56-57页 |
·水的要求 | 第57页 |
·混合料组成设计 | 第57-60页 |
·试铺 | 第60-61页 |
·厂拌与摊铺施工 | 第61-64页 |
·一般要求 | 第61页 |
·水泥稳定碎石的拌和 | 第61-62页 |
·水泥稳定碎石的运输 | 第62页 |
·水泥稳定碎石的摊铺 | 第62-63页 |
·水泥稳定碎石的碾压 | 第63页 |
·横缝的设置 | 第63-64页 |
·养生及交通管制 | 第64页 |
·质量管理及检查验收 | 第64-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主要结论 | 第67页 |
·进一步研究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附录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