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引言 | 第11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损伤理论的发展 | 第12-16页 |
·经典损伤的分类 | 第12-15页 |
·损伤本构方程 | 第15-16页 |
·混凝土损伤的研究现状 | 第16-21页 |
·马扎斯(Ma ars)损伤模型 | 第16-18页 |
·洛兰德(Loland)损伤模型 | 第18-19页 |
·西多霍夫(Sidoroff)损伤模型 | 第19-20页 |
·董毓利弹塑性损伤模型 | 第20-21页 |
·本文研究意义与主要工作 | 第21-23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21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损伤力学基础 | 第23-32页 |
·概述 | 第23页 |
·损伤力学的基本原理 | 第23-27页 |
·损伤变量 | 第24-25页 |
·基本假定 | 第25-27页 |
·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损伤现象与损伤机理 | 第27-29页 |
·混凝土的宏观损伤现象 | 第27-28页 |
·混凝土材料的损伤机理分析 | 第28-29页 |
·混凝土损伤破坏准则 | 第29-31页 |
·损伤能量释放率准则 | 第29-30页 |
·基于 Drucker-Prager 准则的损伤破坏准则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矮塔斜拉桥动力特性分析 | 第32-41页 |
·概述 | 第32-33页 |
·动力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方法 | 第33-36页 |
·主梁的模拟 | 第33-34页 |
·索的模拟 | 第34-35页 |
·塔墩的模拟 | 第35页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5-36页 |
·结构自振特性的计算方法 | 第36-37页 |
·西江特大桥的动力特性计算结果 | 第37-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矮塔斜拉桥弹塑性地震动力时程响应分析 | 第41-54页 |
·概述 | 第41页 |
·弹塑性分析中的非线性问题 | 第41-43页 |
·钢筋混凝土恢复力模型 | 第43-47页 |
·单轴压弯构件恢复力模型 | 第43-44页 |
·恢复力模型中特征参数的确定 | 第44-47页 |
·地震动输入 | 第47-49页 |
·地震波的选取 | 第47-49页 |
·西江特大桥地震波的输入 | 第49页 |
·西江特大桥弹塑性地震动力时程分析结果 | 第49-53页 |
·内力计算结果分析 | 第50-52页 |
·位移计算结果分析 | 第52-53页 |
·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地震作用下西江特大桥主墩的损伤分析 | 第54-63页 |
·概述 | 第54页 |
·弹性损伤的一般理论 | 第54-58页 |
·不可逆热力学基础 | 第54-55页 |
·损伤演化方程 | 第55页 |
·一种实用的混凝土损伤模型 | 第55-56页 |
·本文计算模型的数值计算程序编制方法 | 第56-58页 |
·地震作用下主桥墩的损伤分析 | 第58-62页 |
·桥墩有限元模型 | 第58-59页 |
·损伤参数的确定 | 第59-60页 |
·桥墩损伤分析结果 | 第60-62页 |
·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附录Ⅰ ABAQUS 用户材料性能 Fortran 子程序 | 第69-73页 |
附录Ⅱ | 第73页 |
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73页 |
二 研究生学习期间参加的课题项目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