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和协调——当今中国私法领域下民间法和国家法的互动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1 民间法的识别 | 第9-20页 |
·本文对于法的定义 | 第9-10页 |
·西方民间法理论概念的形成 | 第10-11页 |
·萨维尼的"民族精神" | 第10页 |
·埃利希的"Volksrecht"概念 | 第10-11页 |
·民间法在东西方不同社会模式下的解读 | 第11-17页 |
·民间法在传统西方市民社会中的语境分析 | 第11-13页 |
·民间法在传统中国社会生活模式下的解读 | 第13-15页 |
·当今中国社会民间法情景语境分析 | 第15-17页 |
·民间法定义和其相似概念界定辨析 | 第17-20页 |
·本文对民间法的定义 | 第17页 |
·民间法和其相似概念辨析 | 第17-20页 |
·习惯法、习惯和民间法的界定 | 第18页 |
·风俗和民间法的界定 | 第18-19页 |
·道德、宗教规则、迷信和民间法的界定 | 第19-20页 |
2 民间法在当今中国私法领域下的效用及价值特性 | 第20-28页 |
·民间法在当今中国私法领域下的效用特性 | 第20-26页 |
·当今中国私法领域下国家法的失调 | 第20-22页 |
·民间法的效用特性 | 第22-26页 |
·精神的契合性 | 第22-24页 |
·实用性 | 第24页 |
·成本的经济性 | 第24-26页 |
·民间法的价值特性 | 第26-28页 |
·转化性 | 第26-27页 |
·弥补性 | 第27页 |
·创新性 | 第27-28页 |
3 国家法和民间法在私法领域下的互动关系 | 第28-34页 |
·国家法和民间法冲突的表现形式 | 第29-32页 |
·国家法对民间法的取代和征服 | 第29-30页 |
·民间法对国家法的挑战——人们对国家法规避和对抗 | 第30-32页 |
·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彼此消解和融合 | 第32-34页 |
·国家法对民间法的妥协和吸收 | 第32-33页 |
·国家法对于民间法的转化和改造 | 第33-34页 |
4 推进私法领域下民间法和国家法的良性互动 | 第34-46页 |
·民间法与国家法的良性互动基础 | 第35-36页 |
·民间法与国家法良性互动的理论探讨 | 第36-39页 |
·试论构建私法领域下民间法和国家法的良性互动机制 | 第39-46页 |
·立法层面 | 第39-42页 |
·在立法时注意对于民间法的吸收 | 第39-40页 |
·在法律条文中设立弹性条款和选择性条款 | 第40-41页 |
·在立法上划清国家法的效力范围 | 第41-42页 |
·在法的实施层面 | 第42-46页 |
·在执法方面 | 第42-43页 |
·在司法层面上 | 第43-46页 |
5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