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理论论文

论我国地方立法过程中利益表达机制的完善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导论第9-11页
   ·研究范围的界定第9页
   ·研究的缘起----一个立法民主时代的兴起第9-11页
   ·研究的方法和文章结构第11页
2 地方立法过程中利益表达的理论构成第11-23页
   ·基本概念的界定和说明第11-13页
   ·地方立法中的利益表达的内涵和特点第13页
   ·完善我国地方立法过程中利益表达的必要性第13-18页
     ·利益的分化与冲突第13-15页
     ·地方立法的实施困境——“合法性”质疑第15-16页
     ·代议民主的缺陷第16-18页
   ·完善我国地方立法过程中利益表达的可能性第18-20页
     ·执政党高层对执政合法性的自觉和需要第18-19页
     ·公民意识的觉醒与行为能力的提升第19-20页
   ·地方立法过程中利益表达机制的价值意义和功能期待第20-21页
     ·价值意义---民主促进第20页
     ·功能期待---收集信息、维护形象、制度竞争、反立法“托拉斯”第20-21页
   ·地方立法过程中利益表达的基本理论第21-23页
     ·立法与公意、利益第21-22页
     ·现代民主理论第22-23页
3 我国地方立法过程中利益表达机制的现状描述第23-35页
   ·征求意见制度第23-29页
     ·征求意见制度的内涵与概况第23-24页
     ·案例分析----以《广州市养犬管理规定》为例第24-29页
   ·地方立法中的听证制度第29-35页
     ·地方立法听证制度的基本原理和发展概况第29-31页
     ·地方立法中听证会制度的运作状况描述分析----以2006年北京市政府规章立法听证会为考察样本第31-35页
4 完善我国地方立法过程中利益表达机制的合理化建议第35-40页
   ·地方立法视角下NGO的适度培育与合理规制第35-38页
     ·NGO的内涵和外延第35页
     ·中国NGO的类型和发展现状第35-36页
     ·积极培育NGO,尤其是提高草根NGO的组织化程度第36-37页
     ·域外经验借鉴---美国利益集团的合理规制第37-38页
   ·着眼于利益表达的地方立法之程序完善和制度创新第38-40页
     ·建立地方立法回避制度第38页
     ·完善地方立法规划第38-39页
     ·完善地方立法中公民意见征集制度第39页
     ·完善地方立法听证制度第39-40页
   ·技术资源的支持,归责机制和救济机制的嵌入第40页
     ·网络技术资源与利益表达第40页
结语: 一个竞争、均衡的地方立法市场之展望第40-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在校研究成果第45-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法官造法
下一篇:冲突和协调——当今中国私法领域下民间法和国家法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