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逻辑在控制理论中的应用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 引言 | 第5-6页 |
| 一、模糊逻辑控制理论概述 | 第6-11页 |
| ·模糊逻辑理论的产生 | 第6-7页 |
| ·模糊逻辑控制理论的创立 | 第7页 |
| ·模糊逻辑控制理论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 第7-9页 |
| ·模糊逻辑控制理论的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 二、模糊逻辑控制基础理论及建模方法 | 第11-21页 |
| ·模糊集合 | 第11-13页 |
| ·模糊集合的概念 | 第11-12页 |
| ·模糊集合的基本运算 | 第12-13页 |
| ·隶属函数 | 第13-14页 |
| ·模糊关系 | 第14页 |
| ·模糊矩阵 | 第14-15页 |
| ·模糊语言变量 | 第15-16页 |
| ·模糊推理 | 第16-18页 |
| ·解模糊化方法 | 第18-19页 |
| ·重心法 | 第18页 |
| ·最大隶属度法 | 第18-19页 |
| ·系数加权平均法 | 第19页 |
| ·基于模糊逻辑的控制模型 | 第19-21页 |
| 三、模糊逻辑的应用研究 | 第21-38页 |
| ·模糊逻辑控制的基本思想 | 第21页 |
| ·模糊逻辑控制系统的组成 | 第21-22页 |
| ·模糊逻辑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 | 第22-24页 |
| ·模糊逻辑控制算法概述 | 第24页 |
| ·各模糊子集隶属函数的定义 | 第24-27页 |
| ·模糊控制算法 | 第27-28页 |
| ·建立模糊逻辑控制模型 | 第28-38页 |
| ·模糊关系模型的表示 | 第28-29页 |
| ·确定输入测量值X | 第29页 |
| ·确定输出被控精确量值Y | 第29页 |
| ·量化处理 | 第29-30页 |
| ·确定模糊逻辑控制模型的结构 | 第30页 |
| ·建立模糊逻辑控制模型 | 第30-32页 |
| ·模糊逻辑控制模型的品质指标 | 第32-33页 |
| ·模糊逻辑控制模型的应用举例 | 第33-38页 |
| 四、总结 | 第38-39页 |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 致谢 | 第41-42页 |
| 附录在读期间发表论文与科研项目 | 第42-43页 |
| 附录苏岳就读研究生期间简历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