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会计论文--审计论文--各类审计论文--内部审计论文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有效性研究--基于监督职能视角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2页
第一章 导论第12-20页
   ·研究背景与动机第12-14页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第14-16页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6-18页
   ·主要贡献第18-20页
第二章 内部审计的历史演进、理论分析与文献综述第20-58页
   ·内部审计的历史演进第20-29页
     ·国外内部审计的产生与发展第20-23页
     ·我国内部审计的产生与发展第23-27页
     ·内部审计存在与发展的根源:理论分析第27-29页
   ·内部审计的职能第29-34页
     ·内部审计职能的内在矛盾第29-31页
     ·我国内部审计职能的定位第31-34页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第34-43页
     ·现代企业审计路径变迁中的独立性第34-38页
     ·国内外关于独立性的规定第38-41页
     ·从"世界通信"与"南方保健"看独立性第41-43页
   ·内部审计的组织模式第43-51页
     ·内部审计组织模式的形成:理论分析第43-46页
     ·不同公司治理结构下的内部审计组织模式第46-48页
     ·内部审计机构组织模式的不同类型第48-51页
   ·内部审计实证研究的文献综述第51-57页
     ·国外文献综述第51-54页
     ·国内文献综述第54-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三章 年报补丁、盈余管理与内部审计第58-75页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第58-61页
   ·假设1与假设2的研究设计第61-63页
     ·模型与变量第61-63页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第63页
   ·假设1与假设2的实证结果及分析第63-68页
     ·描述性统计与单变量分析第63-67页
     ·多元回归分析第67-68页
   ·假设3与假设4的研究设计第68-70页
     ·盈余管理的度量第68-69页
     ·模型与变量第69-70页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第70页
   ·假设3与假设4的实证结果及分析第70-74页
     ·描述性统计与单变量分析第70-73页
     ·多元回归分析第73-74页
   ·稳健性检验第74页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四章 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内部审计第75-86页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第75-77页
   ·研究设计第77-79页
     ·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度量第77-78页
     ·模型与变量第78-79页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第79页
   ·实证结果及分析第79-85页
     ·描述性统计与单变量分析第79-82页
     ·多元回归分析第82-83页
     ·敏感性测试第83-85页
   ·本章小结第85-86页
第五章 独立审计质量、审计费用与内部审计第86-100页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第86-88页
   ·假设1的研究设计第88-91页
     ·独立审计质量的衡量第88-89页
     ·模型与变量第89-90页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第90-91页
   ·假设1的实证结果分析第91-95页
     ·描述性统计与单变量分析第91-94页
     ·多元回归分析第94-95页
   ·假设2的研究设计第95-96页
     ·模型与变量第95-96页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第96页
   ·假设2的实证结果分析第96-99页
     ·描述性统计与单变量分析第96-98页
     ·多元回归分析第98-99页
   ·本章小结第99-100页
第六章 结语第100-103页
   ·研究结论第100-101页
   ·启示及政策建议第101页
   ·研究的局限性及后续研究方向第101-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14页

论文共1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黄帝四经》管理哲学研究
下一篇:基于趋同的会计准则变迁与会计准则执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