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国民经济的腾飞需要软件产业的发展 | 第9页 |
·三峡库区经济建设需要软件产业的发展 | 第9-11页 |
·软件产业的发展呼唤软件人才的培养 | 第11-12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2-13页 |
·本选题的研究将为应用型软件人才的培养探索新经验 | 第12页 |
·为高校培养应用型软件人才提供借鉴 | 第12-13页 |
·将探索经济欠发达地区软件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 第13页 |
·研究的总体思路 | 第13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页 |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3-15页 |
第二章 人才培养模式相关理论综述 | 第15-39页 |
·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 | 第15-24页 |
·人才培养模式概念界定 | 第15-18页 |
·人才培养模式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 第18-19页 |
·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 | 第19-24页 |
·高等教育本科应用型人才相关理论 | 第24-30页 |
·高等教育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基本内涵 | 第24-25页 |
·新时期高等教育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 | 第25-26页 |
·西方发达国家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 第26-30页 |
·应用型软件人才相关理论 | 第30-39页 |
·应用型软件人才的概念界定 | 第30-33页 |
·国内外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 第33-39页 |
第三章 三峡库区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 第39-49页 |
·构建三峡库区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 | 第39-40页 |
·以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的方针政策为指导 | 第39页 |
·以现代化的教育观念为指导 | 第39-40页 |
·突出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指导思想 | 第40页 |
·构建三峡库区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的基本原则 | 第40-42页 |
·主体性和协调性原则 | 第40-41页 |
·整体最优原则 | 第41页 |
·"能力本位"原则 | 第41-42页 |
·与三峡库区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相结合的原则 | 第42页 |
·三峡库区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3T"模式研究 | 第42-49页 |
·"3T''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 | 第43-44页 |
·基于"3T"模式的人才培养目标 | 第44页 |
·基于"3T"模式的课程体系构架 | 第44-47页 |
·实践教学改革 | 第47-49页 |
第四章 三峡库区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 | 第49-63页 |
·实施三峡库区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 第49-60页 |
·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全新的教育理念 | 第49-51页 |
·更新传统教育质量观,重视知识、能力与素质培养 | 第51-54页 |
·优化课程体系,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 第54-55页 |
·运用先进、合理的培养方法 | 第55-56页 |
·走产学研合作办学之路 | 第56-57页 |
·建立"双师型"高素质教师队伍 | 第57页 |
·改革教育评价体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 第57-58页 |
·建立科学的教育管理与质量评估体系,为人才培养目标实现提供保障 | 第58-59页 |
·非教学培养途径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 | 第59-60页 |
·重庆三峡学院的实践 | 第60-63页 |
结束语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附录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Software Engineering) | 第67-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