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锁内水力特性的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30页 |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5页 |
·密度锁的应用 | 第15-22页 |
·采用密度锁的新型概念反应堆 | 第15-20页 |
·密度锁在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中的应用 | 第20-22页 |
·密度锁的研究发展现状 | 第22-28页 |
·密度锁内流体分层特性研究 | 第22-25页 |
·密度锁内界面控制研究 | 第25-28页 |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8-29页 |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第2章 实验装置与实验方法 | 第30-44页 |
·流体分层特性实验装置 | 第30-33页 |
·主体部分 | 第31页 |
·上水箱工质循环回路 | 第31页 |
·温度控制系统 | 第31-33页 |
·温度测量系统 | 第33页 |
·水力平衡特性实验装置 | 第33-39页 |
·主回路 | 第34-36页 |
·非能动余热排出回路 | 第36-37页 |
·辅助回路 | 第37-38页 |
·参数测量系统 | 第38-39页 |
·实验参数范围 | 第39页 |
·实验装置调试 | 第39-40页 |
·实验方案与步骤 | 第40-43页 |
·分层特性实验方案与步骤 | 第41-42页 |
·水力平衡特性实验方案与步骤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3章 密度锁内分层机理研究 | 第44-72页 |
·密度锁内分层形成特性的实验研究 | 第44-48页 |
·典型实验现象 | 第44-45页 |
·分层形成特性曲线 | 第45-48页 |
·密度锁内分层传热特性分析 | 第48-54页 |
·物理模型与基本假设 | 第48-49页 |
·基本方程及边界条件 | 第49-51页 |
·对流换热系数的计算 | 第51-52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52-54页 |
·分层形成机理分析 | 第54-58页 |
·密度锁内界面层稳定性 | 第58-63页 |
·低幅脉动 | 第59页 |
·高幅脉动 | 第59-61页 |
·界面层稳定性分析 | 第61-63页 |
·主要因素对分层特性的影响 | 第63-70页 |
·管径对混合层厚度的影响 | 第64-65页 |
·温差对分层特性的影响 | 第65-68页 |
·隔板对分层特性的影响 | 第68-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4章 密度锁内水力平衡特性的实验研究 | 第72-108页 |
·密度锁内的水力平衡条件分析 | 第72-76页 |
·水力平衡特性的实验研究 | 第76-88页 |
·密度锁封闭性 | 第76-77页 |
·动态平衡特性 | 第77-79页 |
·自稳定特性 | 第79-87页 |
·密度锁与阀门隔离特性对比 | 第87-88页 |
·密度锁内水力平衡的建立 | 第88-106页 |
·自平衡启动方法的理论分析 | 第88-91页 |
·自平衡启动方法实验研究 | 第91-106页 |
·本章小结 | 第106-108页 |
第5章 密度锁内水力平衡特性的数值计算 | 第108-134页 |
·物理模型与基本假设 | 第108-110页 |
·回路划分 | 第108-109页 |
·基本假设 | 第109页 |
·回路流动基本方程 | 第109-110页 |
·温度分布假设 | 第110-111页 |
·重位驱动压头计算 | 第111-114页 |
·温度交界面位置的确定 | 第112-113页 |
·密度的确定 | 第113-114页 |
·阻力压降 | 第114-116页 |
·沿程摩擦阻力计算 | 第114页 |
·局部阻力计算 | 第114-116页 |
·平衡流量的确定 | 第116-117页 |
·最大平衡流量计算 | 第116页 |
·最小平衡流量计算 | 第116-117页 |
·数值计算方法 | 第117-118页 |
·程序的编制 | 第118-120页 |
·程序计算步骤 | 第118-119页 |
·程序计算框图 | 第119-120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120-132页 |
·水力平衡建立瞬态计算结果 | 第120-123页 |
·启动流量的预测 | 第123-129页 |
·平衡流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129-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132-134页 |
结论 | 第134-138页 |
参考文献 | 第138-14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47-148页 |
致谢 | 第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