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3页 |
| ·光纤AE传感器概述 | 第10-12页 |
| ·强度调制型光纤AE传感器 | 第10-11页 |
| ·相位调制型光纤AE传感器 | 第11-12页 |
| ·波长调制型光纤AE传感器 | 第12页 |
| ·其它类型光纤AE传感器 | 第12页 |
| ·光纤AE传感器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12-14页 |
| ·各种相位调制型AE传感器的优缺点 | 第13页 |
| ·需要高质量的激光光源 | 第13页 |
| ·对光纤的选择 | 第13-14页 |
| ·信号检测 | 第14-21页 |
| ·直流相位跟踪法(PTDC) | 第15页 |
| ·交流相位跟踪法(PTAC) | 第15-16页 |
| ·相位产生载波法(PGC) | 第16-18页 |
| ·合成外差法 | 第18-19页 |
| ·3×3耦合器直接解调法 | 第19-20页 |
| ·各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 第20-21页 |
| ·论文主要工作 | 第21-23页 |
| 第2章 Mach-Zehnder干涉型光纤AE传感器稳定性的实验方案研究 | 第23-34页 |
| ·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相位补偿理论研究 | 第23-28页 |
| ·Mach-Zehnder干涉仪原理 | 第23-24页 |
| ·正交偏置原理 | 第24-25页 |
| ·相位漂移引起信号衰落现象 | 第25页 |
| ·PZT相位调制原理 | 第25-26页 |
| ·干涉信号数学分析与仿真 | 第26-28页 |
| ·直流相位跟踪法(PTDC)检测系统理论分析 | 第28-33页 |
| ·直流相位跟踪小信号检测研究 | 第28-31页 |
| ·直流相位跟踪大信号检测研究 | 第31-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3章 实验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 | 第34-49页 |
| ·M-Z干涉仪传感系统总体设计 | 第34-35页 |
| ·光电转换电路 | 第35-37页 |
| ·光电转换电路设计 | 第35-36页 |
| ·光电检测电路噪声分析 | 第36-37页 |
| ·差分放大电路 | 第37-39页 |
| ·滤波电路 | 第39-42页 |
| ·低通滤波器设计 | 第39-41页 |
| ·带通滤波器设计 | 第41-42页 |
| ·积分电路 | 第42-44页 |
| ·积分复位电路 | 第44-48页 |
| ·窗口检测电路 | 第44-45页 |
| ·单稳态触发电路 | 第45-46页 |
| ·PZT反馈模块时钟信号 | 第46-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4章 AE信号检测系统的实验与分析 | 第49-60页 |
| ·实验系统结构 | 第49-51页 |
| ·系统参数测量 | 第51-52页 |
| ·K_1的确定 | 第51-52页 |
| ·K_2的确定 | 第52页 |
| ·系统输出波形的测试与分析 | 第52-54页 |
| ·系统的稳定性测试 | 第54-56页 |
| ·敲击信号测试 | 第56-57页 |
| ·电路噪声和系统误差分析 | 第57-59页 |
| ·电路系统噪声 | 第57-58页 |
| ·系统误差分析 | 第58-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结论 | 第60-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