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3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选题价值 | 第11-12页 |
·为建立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长效机制进行有益的探索 | 第11页 |
·为江西省现阶段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 第11页 |
·对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推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第11-12页 |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2-13页 |
第2章 江西省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理论分析 | 第13-21页 |
·生育决策、制度与市场缺失 | 第13-15页 |
·莱宾斯坦的孩子的成本和效用分析 | 第13页 |
·贝克尔的孩子需求理论 | 第13-14页 |
·伊斯特林的生育率供给与需求理论 | 第14-15页 |
·生育的外部性效应与公共支持 | 第15-17页 |
·福利经济学与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 | 第15-16页 |
·家庭经济学与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 | 第16-17页 |
·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含义 | 第17-21页 |
·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定义 | 第17-18页 |
·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特征 | 第18页 |
·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18-21页 |
第3章 江西省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历史演变 | 第21-33页 |
·江西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背景 | 第21-24页 |
·社会经济发展 | 第21页 |
·人口形势的变化 | 第21-22页 |
·社会管理模式发生变革 | 第22-23页 |
·生育文化发生转型 | 第23-24页 |
·江西省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历史演变 | 第24-28页 |
·起始发轫阶段 | 第24-25页 |
·起步发展阶段 | 第25-26页 |
·全面发展阶段 | 第26-28页 |
·江西省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的工作思路 | 第28-29页 |
·江西省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的主要内容 | 第29-33页 |
·奖励政策 | 第29页 |
·扶助政策 | 第29-30页 |
·保障政策 | 第30页 |
·优惠政策 | 第30-31页 |
·各具特色的地方奖励政策 | 第31-33页 |
第4章 江西省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3-36页 |
·整合社会资源的机制不健全 | 第33页 |
·利益导向政策结构不合理 | 第33-34页 |
·政策界定模糊,难以操作 | 第34页 |
·利益导向政策多而含金量偏低 | 第34-35页 |
·需求与供给呈反向发展的态势 | 第35-36页 |
第5章 国外做法 | 第36-39页 |
·韩国 | 第36页 |
·新加坡 | 第36-39页 |
第6章 完善江西省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建议 | 第39-44页 |
·宏观层面 | 第39-41页 |
·更新政策出台的理念 | 第39页 |
·加大政策推动力度,抓好法定奖励政策落实 | 第39-40页 |
·加大宣传力度 | 第40页 |
·创新城市和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 | 第40页 |
·全力发展经济 | 第40-41页 |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 第41页 |
·微观层面 | 第41-44页 |
·是建立公共政策决策协调机制 | 第41-42页 |
·建立健全政策协调机制 | 第42页 |
·建立监督机制 | 第42页 |
·建立计划生育利导机制建设考核机制 | 第42页 |
·建立财政保障制度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