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选题的目的 | 第10-11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关于员工满意度 | 第11-13页 |
·关于企业预警管理 | 第13-14页 |
·关于企业员工满意度预警管理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2章 电力企业员工满意度理论基础及预警系统 | 第17-37页 |
·电力企业员工满意度预警原理分析框架 | 第17-19页 |
·电力企业员工满意度管理活动顺境状态 | 第18页 |
·电力企业员工满意度管理活动逆境状态 | 第18-19页 |
·电力企业员工满意度预警指标子系统 | 第19-25页 |
·预警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 第19页 |
·预警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第19-20页 |
·电力企业员工满意度预警指标的构成 | 第20-24页 |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24-25页 |
·电力企业员工满意度预警方法子系统 | 第25-34页 |
·常用预警方法的对比分析 | 第25-29页 |
·电力企业员工满意度的预警方法 | 第29-34页 |
·预控对策子系统 | 第34-37页 |
·良性预警状态下的预控对策 | 第34-35页 |
·准良性预警状态下的预控对策 | 第35页 |
·准劣性预警状态下的预控对策 | 第35页 |
·劣性预警状态下的预控对策 | 第35-37页 |
第3章 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员工满意度预警值的测算 | 第37-48页 |
·企业样本基本信息分析 | 第37-41页 |
·样本性别分析 | 第37页 |
·样本年龄分析 | 第37-38页 |
·样本学历分析 | 第38-39页 |
·样本工龄分析 | 第39页 |
·职务分析 | 第39-40页 |
·职称分析 | 第40-41页 |
·企业员工满意度预警指标权重的计算 | 第41-42页 |
·指标重要程度均值的计算 | 第41-42页 |
·指标权重的计算 | 第42页 |
·企业员工满意度预警值的计算 | 第42-44页 |
·员工满意度指标预警值的测算 | 第42-43页 |
·员工满意度综合预警值的测算 | 第43-44页 |
·企业员工满意度预警界限的计算 | 第44-48页 |
·员工满意度指标预警界限的测算 | 第44-45页 |
·综合预警界限的测算 | 第45-46页 |
·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员工满意度预警信息图 | 第46-48页 |
第4章 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员工满意度预控对策 | 第48-55页 |
·员工满意度良性指标预控对策 | 第48-50页 |
·员工培训 | 第48页 |
·工作本身 | 第48-49页 |
·工作环境 | 第49页 |
·人际关系 | 第49-50页 |
·员工满意度准良性指标预控对策 | 第50-52页 |
·公司文化 | 第50页 |
·绩效管理 | 第50-51页 |
·薪酬管理 | 第51页 |
·管理能力 | 第51-52页 |
·协作沟通 | 第52页 |
·员工满意度准劣性指标预控对策 | 第52-53页 |
·员工满意度劣性指标预控对策 | 第53页 |
·员工满意度各项指标预警分析及预控对策 | 第53-55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8页 |
·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 第55-56页 |
·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
·创新点 | 第56页 |
·本文的不足和局限 | 第56-57页 |
·研究展望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附录1 电力企业员工满意度调查问卷 | 第62-65页 |
附录2 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员工满意度预警各指标的测算过程 | 第65-66页 |
附录3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