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18页 |
| ·论文研究的背景 | 第10-12页 |
| ·中西文化对教师的不同期望 | 第10-11页 |
| ·时代的进步赋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新的使命 | 第11页 |
| ·价值观的转变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出新的调整 | 第11-12页 |
| ·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新的挑战 | 第12页 |
|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2-14页 |
| ·理论意义 | 第12-13页 |
| ·现实意义 | 第13-14页 |
| ·当前教师角色冲突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4-16页 |
|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4-15页 |
|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5-16页 |
| ·本文研究基本方法与思路 | 第16-18页 |
| ·研究的基本方法 | 第16页 |
| ·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16-18页 |
| 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冲突的内涵分析 | 第18-22页 |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冲突的内涵 | 第18-20页 |
| ·现代教师的角色要求 | 第20-22页 |
| 3 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其教师的特殊性 | 第22-26页 |
|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庄重性 | 第22-23页 |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格上的高度 | 第23-24页 |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促进性 | 第24-26页 |
| 4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冲突的表现形式 | 第26-34页 |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同角色之间的冲突 | 第26-28页 |
| ·道德权威与学生朋友 | 第26-27页 |
| ·学生的兄长与教师的职业要求 | 第27-28页 |
| ·主导意识灌输者与尊重大学生个性 | 第28页 |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期望引发的冲突 | 第28-31页 |
| ·社会、学校内部不同期望及社会角色定势与个人表面的冲突 | 第28-29页 |
| ·教师实际与期望、职业与生活、职业职责与不同价值间的冲突 | 第29-31页 |
| ·教师内在人格的冲突 | 第31页 |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课堂角色的冲突 | 第31-34页 |
| ·训诫与理解的冲突 | 第31-32页 |
| ·负责任与自由发挥学生个性的冲突 | 第32页 |
| ·课堂管理者与管理知识水平的冲突 | 第32-33页 |
| ·信任与怀疑的冲突 | 第33-34页 |
| 5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冲突形成的原因分析 | 第34-38页 |
| ·外在原因 | 第34-36页 |
| ·社会对教师的过高期望 | 第34-35页 |
| ·教育环境的压力 | 第35页 |
| ·教师的培训问题 | 第35-36页 |
| ·内在原因 | 第36-38页 |
| 6 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冲突的对策 | 第38-46页 |
| ·社会环境 | 第38-39页 |
| ·学校方面 | 第39-42页 |
| ·学校工作目标的设立 | 第39-40页 |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评价方式上 | 第40页 |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方面 | 第40-41页 |
| ·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创造一个更加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 | 第41-42页 |
| ·教师自身 | 第42-46页 |
| ·人格的自我塑造 | 第42页 |
| ·准确地自我定位 | 第42-43页 |
| ·学会角色转换 | 第43-44页 |
| ·不断提升自我的修养 | 第44页 |
| ·学会自我反思 | 第44页 |
| ·灵活掌握沟通技巧 | 第44-46页 |
| 7 结论 | 第46-47页 |
| 致谢 | 第47-48页 |
| 注释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 附录 | 第51页 |